教与学讲坛简介

  “教与学讲坛” 是教学发展中心主办的讲座式栏目, 以教与学的促进为主要内容, 通过主体性报告和互动式问答等形式为交大教师提供教学探索和反思的空间。

最近活动

  • 2018-05-22 11:50 - 13:20
      5月22日,我校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高晓沨老师分享了《人才的多元培养新模式——论“教、竞、研”的融合归一》。来自18个院系和部门的39名老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高晓沨老师介绍了教学、竞赛、科研三个方面的融合对培养精英人才的辅助与引导。在教学上,高晓沨老师从国际教材的选择入手,积极利用技术的支撑建立教学平台及时跟进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学习效率、以此促进学生的学习参与与热情。   同时,她也积极把基于真实的现实需求设计出来的数模竞赛及科研问题融入到教学中作为系统训练学生思维及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的途径。高晓沨老师此次提出的教学、竞赛、研究三者融合的方式对于人才培养有着积极的意义与较大的作用。   本次活动共收回反馈问卷20份,反馈满意度100%,部分反馈如下: 把教学、科研、培养方法结合起来             系统了解了较好的教学、竞赛和科研组织方式                    组织方式很新颖,有启发 感慨于高老师对教学的热情和投入,值得学习 【供稿】谢艳梅 【摄影】陈莉娟
  • 2018-05-15 11:50 - 13:20
      5月15日,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唐亚林教授受邀走进第57期《教与学讲坛》,与我校教师分享了《案例编写的原理与方法》,共有来自22个院系及部门的43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唐老师首先从一个决策型案例《撤县设区VS撤县设市——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行政区划调整方案之争》以及一个描述性案例《“撤街并居”背景下城市基层治理体制创新研究——基于安徽省铜陵市的个案分析》的分析导入。他从“内容、标准、评价”三个维度来阐释了案例编写的一般原理。   继而,唐老师介绍了案例编写的步骤、案例编写的准备、案例讨论的逻辑。   关于案例编写的方法,唐老师通过案例的形式重点强调了问题意识的确立及通过“确定领域、选择主题、聚焦问题”的步骤来确定问题的方法。随后,唐老师结合自己的经验及体会,提出了“先分层、再分类、后量化”的思考问题的三步法引起了在场教师的共鸣。   最后,唐老师分享了进行好的案例写作和搭建优秀的案例框架的方法与技巧。 【供稿】谢艳梅 【摄影】陈莉娟
  • 2018-04-12 11:50 - 13:20
      4月12日,上海市教委主任陆靖教授受邀作客第54期教与学讲坛分享“教在大学”。本次活动由校副教务长吴静怡教授主持、来自24个院系及部门的88名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陆靖教授以“责任心”及“教学艺术”、“课程思政”为核心分享了自己的教学实践及感悟。整个演讲精彩内容频现、互动热烈。   陆老师认为教学首先是一份责任,如果没有这份责任,后面的教学技巧都是一句空话,应有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来教的心态。他提到自己多年来养成的两个习惯:如果第二天有课,前一天晚上一定不参加任何活动,专心备课;第二个习惯上课前那天睡到凌晨二、三点一定醒来,醒来后面对漆黑一片的夜空,躺在床上,把要讲的课程背一遍。这样的习惯让陆老师养成了无论任何时候告诉他要从课程哪里开始讲,他都可以接上开始讲内容。而每一个课程开始之前,他一定会把教材后面所有的习题一道一道做好,并且连带详细的解答都全部打到电脑里,交给助教和辅导老师。“这是一个责任。如果没有这份责任,后面的技巧都是一句空话。”   他现场展示了自己所教的《结构化学》课程的PPT,每个能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点理解及思维提升的素材都来自于亲历亲为的寻找。“上课的老师要把学科的魅力最充分的展示出来,这是教师的责任。你不能你自己一个人领悟了,都不让别人欣赏,那不是教师的责任了。“他笑言。关于如何阅读学生,陆老师强调“进入课堂要会阅读学生。“阅读学生很重要的一件事,是能跟学生交流。而交流绝不是教师问问题,学生回答问题,那只是形动而非神动。他谈起世界著名的演奏家卡拉杨曾来到上海给上海交响乐团指挥,两百个人全在那个舞台上,卡拉杨站在舞台指挥,眼睛是闭着的,但是上海交响乐团的人告诉他,每一个人坐在上面演奏的演奏家,每一个人都觉得卡拉杨在盯着你。当你任何的时候,你只要一点点的东西不会,他的指挥棒就过来了,这叫交流。课堂教学的交流是什么?他谈起他曾去听南京大学的国家教学名师卢德馨老师讲大学物理。两百多个人的课堂,进去听课鸦雀无声,课堂秩序非常好。他忍不住问他旁边的学生:“每天上课都这样吗?”那个学生说”都这样的。””为什么没有打瞌睡、看手机?”结果那个学生回答他一句话”不敢”。为什么不敢?老师盯着你。站在讲台上,两百个人在讲台下面,每个学生都觉得老师在盯着自己,这是我们讲的师生互动,怎么做到?”关键的问题是我们是否了解,老师讲完了以后,学生在想什么。是不是能够做到,老师讲完的话,能讲到学生心灵上最挠痒痒的地方?我们上课最怕的问题是老师只管把我这个问题讲掉,学生听进去多少跟他没关系,老师从来不考虑学生的反应。如果这样的话,再怎么提问都不可能形成师生互动。但是,如果有办法不断的提出一些或者指出一些学生隐隐约约觉得是,但他真说不出来的一些问题,这将是一件相当有意思的事情。”   关于教学的艺术,陆老师提出三点:“目中无人”与“目中有人”及语言艺术的训练。他认为教师上课应如“灵魂附体”,“目中无人”,站到讲台上就坚定不移的相信自己代表科学真理在说话,而这种满满的自信来源于充分的准备和对课程的熟悉;而“目中有人”就是如何阅读课堂、如何面对学生、读懂学生、让自己所讲的内容与听的学生有深层次的互动。    关于教学语言艺术的学习及训练。他谈起了曾经一个年轻地理教师讲“雪线”的经历,他认为教学应避免“剧透“,而是应像悬疑一样精彩生动逐层展现知识的要素和结构,通过知识的讲法和呈现方式来深深的吸引学生的兴趣。他建议年轻教师有空的时候可以通过相声、评弹等艺术方式来揣摩语言的运用艺术与精妙之处。三句话,ABC的讲法换成CBA的讲法,你最后会发现效果完全不一样。   关于课程思政,陆老师认为价值观的教学应贯穿在课程教学中。告诉学生重要理论和重要公式的由来、发展中翔实的细节和背景信息。教学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绝对不是简单仅仅讲课本知识,而是融合了大量的课程背后的东西。“当年那个建立理论和公式的人是怎么想出来的,你得告诉学生,他想出这个理论、公式是有道理的,是一步步想出来,而不是莫名其妙冒出来的。这是我们讲课程思政很重要一点。“接着,他提及了科研与教学的融合,他认为教学与科研并不矛盾,科研中的科研思维、逻辑都可以渗透于教学之中。“任何一个教师都不应该把教学和科研对立起来。如果老师认为在做教学的时候,不能碰科研,在做科研的时候,不能碰教学,这不是合格的老师。老师做科研的时候,不能忘记学生,不能忘记课程,不能忘记教学,因为做科研的时候,老师会接触到大量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对教学是有益的。”   讲座的最后,陆老师介绍了该给学生开多少参考书。“全世界这门课程最好的教材是哪一本?全世界最好的几个系他们在用什么教材?每一本教材有什么样的特点?这个学科的名著有哪些?学科上最核心、最经典的东西最初提出来时的原始文献是什么样的?教师应引导学生读书!”   全身心的爱学生,爱教学,钻研教学,教委主任如此,我们该怎么做呢? 【供稿】谢艳梅 【摄影】陈莉娟
  • 2018-03-15 09:00 - 10:30
      3月15日上午,365bet官方网站下载联合教务处在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的高田会堂举办了第53期“教与学讲坛”。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教授受邀分享了《工科之“新”的文化高度》。本次活动由徐学敏副校长主持,来自32个院系及部门的136名师生参加了本次活动。整个讲坛视角前沿、内容深刻,为参会师生们带来了一场教育思想的盛宴。   李培根院士从“新工科”首先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及“新工科”要彰显的工程教育文化导入。他强调科技本身就具有人文意义和价值,而传统观念和西方价值观中均存在对此认识不足的情况。李培根院士从工科之“新”的关键与高度、工程与技术本身的文化要素、工程教育的主要文化视角、重塑工程教育文化等四个方面对“新工科”的工程教育文化做了精彩的诠释。   李培根院士认为,工科之“新”不能仅停留于用常规的方法和手段,从而只进行浅层次的改革。他认为应当从教育文化的层面去俯视工程教育,这才是重塑工程教育文化的关键。继而,他以丰富的案例对工程与技术的文化要素进行了解释。他认为,现阶段我们对技术本身的文化要素(例如存在、系统空间、开放、互联、去中心化等)缺乏意识,导致了我们对技术的深层认知不够,以及在工程教育中普遍缺少对教育方法的升华。李培根院士认为工程教育应该采用基于“善”、“自由与超越”、“批判性思维”等文化视角。在工程教育中,如何使教育文化落地于教学活动?李培根院士从教材、课堂、课外三个维度谈到了自己对此的认识及以往的实践案例,引起了在场师生的极大兴趣。   最后,李培根院士就“新工科与大工科的关系”、“研究生的求学态度”等问题与现场师生进行了互动。 【供稿】谢艳梅 【摄影】陈莉娟
  • 2018-03-06 12:10 - 13:10
      3月6日,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系胡海鸥教授受邀走进教与学讲坛以深刻的解读、丰富的案例、从智慧的内涵、道德的支撑、价值的引领等方面展现了领导力的构成及提升方式。来自我校30个不同院系及部门的61名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本次活动为我中心2018年春季学期的第一期活动,也是本学期“教学讨论、通识及领导力、教学策略、教学学术、导师沙龙、教师专业发展、健康”七大版块中的“通识及领导力”中的重要内容及组成部分。      胡海鸥教授首先解释了领导力的含义、提出领导力表现在四个方面:对未来的想象和判断力、承担和应对风险的能力、沟通和协调不同利益的能力、防卫和应对挑战的能力。继而他介绍了提升领导力的意义以及领导力的获取途径。胡海鸥教授认为领导力的获取主要从组织赋予、环境、自己修炼三种方式得到。接着,胡海鸥教授以丰富的案例重点介绍了领导力的构成及其提升方式。他强调,领导力有“术”的部分和“道”的部分,领导力一定要与正确的价值观相结合。有正确的价值观,才能让领导力发挥出最好的作用。在讲坛的最后,胡海鸥教授与现场教师就领导力困境、团队建设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热烈的互动。   本次讲坛内容丰富新颖、气氛热烈、受了参与教师的广泛好评及关于“领导力续集”的期待!   本次活动共收回反馈问卷47份,反馈整体满意度100%,部分反馈如下: 加深了对领导力的理解:      对领导力的理解深刻了许多,有助于教学中和学生沟通。   学习一些新的思维方式,与时俱进。 对领导力有了较系统的新的认识。在今后教学工作中有了实践指导。 对学生批评的艺术 。               课堂常见问题的处理艺术。 了解有关概念与管理学的有关思维逻辑,授课者有一定管理工作经验。 案例好!    学习梳理领导力及教学中案例的应用。 【供稿】谢艳梅 【摄影】谢艳梅
  • 2017-11-21 11:50 - 13:20
      11月21日,宋晓冰老师做客“教与学讲坛”分享《学至于行——工科实践教学的探索》。来自15院系的36名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整个讲坛以三个案例及宋老师对工科实践教学的七个思考贯穿,案例生动具体、思考深刻实际。   宋老师首先介绍了他对实践教学的理解,他认为“实践教学是教师通过周密设计的实践环节,引导学生在解决特定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获取知识(自主学习)、共享知识(团队合作)、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总结知识(融会贯通)和传播知识(沟通交流)的能力的教学方式”。接着,他对自己教学活动框架中的理论为主课程与实践为主的教学环节的衔接课程《创新结构模型的设计与制作》作了详细解释。   针对理论与实践的衔接课程《创新结构模型的设计与制作》,宋老师介绍了自己独特的教学模式“教一、做二、论三、拓四”,引起了现场教师的极大兴趣。所谓“教一”是指教学生基本的理论与基本的概念;“做二”是指抽签分组,现场出题,模型设计和制作,加载测试;“论三”是指教师点评,讨论和互评;“拓四”是指完成更深入的课后作业,巩固并拓展课堂的理论。为了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宋老师通过实践发现“Yes and -No"的团队合作原则对促进学生的合作能力大有裨益。   随后,宋老师谈了自己对工科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陶行知先生曾对中国教育的一段论述“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宋老师深以为然,他积极将手脑联盟的思想引进自己的教学,并收到了不错的效果;针对实践创新的途径,宋老师认为要培养学生底层思维“培养学生以平静的心态,不断探求看到事物的原貌和事物之间的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完成看到更大更广更精细的世界,逐步削弱障碍,最终打破。” 他以预应力的基本概念和应用以及第五届华东地区高校结构设计邀请赛的作品完成思路来诠释了如何进行实践创新的底层思维训练,以促进学生看到事物的本质,从而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有所突破创新。在谈到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时,宋老师认为它们两者相辅相成,能够互相促进,而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的角色是做导演,应在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精心组织和设计、不断迭代和改进、建立制定评价机制后把舞台的中心留给学生。      最后,宋老师以荀子的“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 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作为总结结束了本次的分享。讲座结束后,他针对现场教师提出的关于实践教学中学生素质培养及要求的过程及细节进行了回答。   本次活动共收共收到反馈问卷24份,反馈满意度100%,部分反馈如下: 1、合作精神的培养 :yes-no 寻找到最佳解决方案。 2、底层思维的训练,找到事物的本质,从此出发思考解决问题,才能达到更高的高度! 本次活动的演讲人宋老师很有热情,讲课也深入浅出,确有其独到之处。而且从竞赛组织到课程设计,不易。对今后的教学,可融会到学生的培养中。   学至于行,用手与用脑的结合最重要!   开拓思路,很好的案例! 演讲者讲解细心,准备资料充分。 教学相长,知行合一。 【供稿】谢艳梅 【摄影】陈莉娟
  • 2017-11-09 11:50 - 13:20
      11月9日,媒体与设计学院姜进章教授受邀做客“教与学讲坛”,分享《创新学习与学习创新》。来自21个院系和部门的62名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本次讲坛从时代潮流的角度探讨了学习与创新的本质与关系,从面向未来的发展视角展示创新学习与学习创新的观点与案例。   姜老师首先从教学目的、教育核心、教育目标等角度探讨了教育的本质。他强调,未来的发展对学生的要求是从工作者走向创新者,他强调“研究即创新,既需要学术研究能力,也需要实战研究能力".在实践研究中,要重视理论依据中的理论原理、分析框架、分析方法。   针对教学方式的创新方面,姜老师强调准确力的教育与学习是学会记忆;理解力的教育与学习是学会判断;想象力的教育与学习是学会创新。未来教育的转型在于理解力与想象力的培养。他以“上海交大-南加州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学院”的教学创新案例为例,介绍了几种创新形态:将碎片的知识组成系统形成创新;对知识的原编码进行“再编码”形成创新;对知识进行重新组织形成创新;知识的获取和发布形成创新;人们在复制知识时,介质不同也会形成创新;知识交叉与整合形成创新;道德和价值观引导的路径选择也是知识创新。在创新教学落实在课堂上,他认为有三种方式:学中学(理论加工理论)、干中学(实际上升理论)、学中干(学术加工实战)。随后,姜老师以自己所教的《媒体管理学》为例,详细介绍了对以上问题的实践。   随后,姜老师就课堂如何训练学生个体及团体的创新,给出了以下建议: 多角度看问题(不同学科、不同理论等创新思维) 带着问题同时看多本书(同学科不同的书,不同学科的同一个问题的书) 从现实中提出问题(每天每时),理论分析现实问题(创新思维) 用不同的理论相互加工,生成新的视角(创新思维) 用一定的时间与他人讨论(包括跟文献对话) 聚焦某一个主题 鼓励疯狂的思想(创新思维) 留下有质量的,减少数量 不断画(写、说)出来 持续——持续——再持续   最后,姜老师与现场教师就创新教学进行了互动。本次讲坛立足于教育的本质及未来的教育要求,给参与教师带来了生动的思维激荡。   本次讲坛共收回反馈问卷46份,反馈满意度较高,部分反馈如下: 对于创新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尤其是“创意、创新、创业”“三创”的教育转型,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应该多联系学生的实际,加强想象力教育和学习。       1、“三创”思想理念先进,教育转型从理解力教育到理解力教学 2、 学会记忆、学会判断、学会创新。 了解了如何进行创新性教学。理解了什么是新时代的“创新性”,并努力思考怎么在教学中实现“创新性” 。开拓思路。                      关于创新学习学到了很多。 话题引人入胜,演讲者观点有启发意义。 对创新教育的理念和趋势有了深入的了解,非常精彩。 【供稿】谢艳梅 【摄影】陈莉娟
  • 2017-11-02 11:50 - 13:20
      11月2日,化学化工学院杨立教授受邀走进第48期教与学讲坛,分享《一个平凡大学教师的追求》,来自19个不同院系和部门的40名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整个讲坛气氛热烈,而杨老师在工业界、学术界的丰富实践及在培养学生方面的通透智慧给参与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杨老师阐述了自己对学生成长及成才的思考,他认为作为教师,教学好是教师的责任及担当,他认为要以严谨的态度备好课、上好课,要敬畏大学的讲台。在科研与教学如何平衡中,杨老师认为科学研究是大学教师的保鲜剂。卓越的大学教师应该既是教学能手又是科研骨干。在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方面,杨老师提出了几点建议: 重视研究室定期的组会 尊重兴趣开题,鼓励学生的独创研究 低调踏实、注重细节、保持闲心 勇于失败,坚持做好一件事 平衡Seeds和Needs研究   在研究室文化建设方面,杨老师认为“传帮带”、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等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   在分享结束后,一些教师自愿留下来与杨老师就教学、科研、学生培养进行了深入地交流。   整个活动共收回反馈问卷29份,反馈满意度高达100%,具体反馈如下: 杨老师在如何营造师生良好关系和科研成果反哺教学两方面阐述地很好,受益良多。   如何做好科研与教学的平衡有启发。                                      教学和科研的关系;基础科研和应用研究之间关系。 杨立教授讲得太精彩了。对教学、科研和培养学生如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颇受启发。 因材施教。 杨立老师的分享很有价值,今天不虚此行。很希望能在教学发展中心继续遇见这么好的演讲者。                     杨立教授声情并茂,教学、科研的例子生动、真实、感人,收获非常大。 【供稿】谢艳梅 【摄影】陈莉娟
  • 2017-10-26 11:50 - 13:20
      10月26日,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余东升教授做客“教与学讲坛”,向来自21个不同院系和部门的58名教师分享了《教师如何开展教学研究》。   余老师首先就“何为一流本科”的内涵作了阐述,他认为一流的本科教育应当为学生发展提供“增值”,同时帮助学生认知发展有效地提升。其次,他回顾了国外对“有效教与学”的研究:齐克林的优秀本科教学七原则(1、鼓励师生之间建立联系;2、鼓励学生之间进行合作学习;3、鼓励主动学习;4、给予及时反馈;5、及时完成作业;6、对学生给予更高的期待;7、尊重不同的天分和学习方法)以及圣路易斯大学有效核心课程的五个特征(1、通过合作学习来创建共同体;2、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3、将学术观点与其他学科、现实世界联系起来;4、通过主动实践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5、形成共同的学科经验);乔治·库总结出十项高效的教育方法。   随后,余老师针对教学研究的四个要素:问题、材料、理论、方法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深入的回顾与总结。他认为“问题是起点,材料是基础,理论是指导,方法是纽带”。四者穿梭互动,孕育新的学术成果。最后,他对《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审稿要求及现场教师提出的问题作了详细说明和解答。 【供稿】谢艳梅 【摄影】陈莉娟
  • 2017-09-21 00:50 - 13:20
      9月21日,教学发展中心副主任陈虹锦教授走进第46期“教与学讲坛”,分享了自己在化学教学、教学管理、实验领域的从教及教材建设经历。她以教材建设的初衷及意义、反复修订的过程、感悟及反思给参加活动的教师带来了较多的启示和感动。   陈虹锦教授首先以化学化工学院近年来出版的“大学化学系列、基础化学系列、实验化学系列”的20套自编教材回溯了教材建设对本校的课程建设及改革带来的作用,并且对外校的化学教学也起到了一定的辐射作用(40多所兄弟院校也采用了这些教材);同时,她以“计算机在化学中的应用”及“高分子科学实验”为例阐述了基础课程教材建设对专业课程建设所起到的激发作用。随后,她针对教材建设对课程改革、教学成果奖申报的作用进行了剖析,并表达了自己的感悟:“辛勤的劳动,总会有成果,会逐渐得到同行的认可”。   回顾教材建材的曲折过程及心路历程,陈虹锦老师认为:在教材建设中,内容方面一定要面向授课群体,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需求、不同时间段的时代要求不断更新知识;一定要与课程建设、培养计划紧密同步;要留有兼容的余地,以适应不同的需求。在建设过程中,要一步步熟练、一步步优化打磨。在眼界上,要与国际先进水平靠拢,走出去再走回来,吸收国际前沿的东西,再落实到本土的教学实践中。最后,她分享了如何与出版社保持联系及沟通的经历。   讲坛结束后,现场教师就自身在教材建设中遇到的问题与陈老师进行了交流,陈老师给出了自己的反思与案例,深受好评。   本次活动共收回反馈问卷41份,反馈满意度高达100%,部分反馈如下: 注意科研,教学,教材建设的相互促进;                对自己编写教材有益; 了解了教材编写的整体宏观情况,开阔眼界; 对有关通识核心课程教材编写有帮助; 教材形成的整个过程有启发;                      特别感动。陈老师真挚坦诚,向她学习; 听到陈老师多年建设及教习的感悟与经验,非常难得; 希望在研究生教学中,用教材改革推动课程建设; 教学还是要认真投入,教材也需学校加大支持力度。   
  • 2017-05-18 11:50 - 13:20
      5月18日,上海交通大学客座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Michael Bender教授受邀走进第四期导师沙龙,向来自23个院系和部门的39名教师分享了普林斯顿大学如何培养地质学博士研究生的理念、政策和经验。   Michael Bender教授介绍了普林斯顿大学地质学系关于招生、师资、经费等方面的一些概况,然后就研究生培养目标、研究生的课程要求、导师和研究生监督委员会的职责、学生的研究计划等方面展开分享。   Michael Bender教授对普林斯顿大学博士生培养的介绍引起了现场教师的强烈兴趣,许多教师纷纷向Michael Bender教授就博士生的研究方向、招生、学术研究的兴趣、学术态度等方面提问,现场进行了热烈的互动交流。参与教师认为本次活动对了解国外的博士培养模式、改进研究生的培养方式有帮助。   本期导师沙龙共收回22份反馈问卷,反馈满意度较高,部分教师反馈如下: 了解普林斯顿大学的博士生要求和培养方式,对本科生申请出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有利于改进研究生的培养方式 大致了解了一下研究生的培养过程,对本人进行研究生培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了解国外的博士生培养模式,了解成功培养博士生的重要因素和手段                                                                                                           [供稿:谢艳梅]
  • 2017-05-12 11:50 - 13:20
      5月12日,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前主编姜嘉乐受邀走进教与学讲坛,向来自各个院系的99名教师分享了《问题导向、实证支撑、理性提升——从研究到写作》。本次活动,姜老师从教学研究的方向、方法以及写作方面分享了自己的经验   姜老师从《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杂志的创办初衷与目标谈起,他认为好的学术研究要以问题为导向,一篇文章有没有创新的观点、创新的思路、创新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作者所面对问题的真实程度和普适范围。所以,研究问题要满足三个方面的特征:①关于这个问题,它的提出者已经有了一个接近于解决的有创意的假设; ②这是一个有价值(有一定典型性、普适性)而尚未解决的真实问题; ③这是一个在现有条件下可以解决的问题。   提出一个问题之后,需要用实证支撑研究。姜老师认为解决问题并不是提出一个接近于正确的观点就结束了,而是要用事实证明这个观点。工程教育研究在方法上的一大特色就是:“用问题开路,靠事实说话”。要解决问题,观点和材料是实证研究不可分离的两个方面,没有观点的材料是僵死的材料,没有材料的观点是空洞的观点。二者有效结合才是最接近工程方法的研究方法,而材料的选用方面要真实、典型、前沿。   继问题导向、实证支撑的介绍之后,姜老师提出要在前两者的基础上进行理性提升,可以从国家的角度考虑,也可以从逻辑的角度考虑。   活动最后,许多教师对工程教育研究、写作、投稿方面提出了很多问题,姜老师热情地为现场教师进行了解答。   教学发展中心自2016年举办全国首届教学学术年会伊始,注重以教学研究推动教学实践,以研究、反思、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作为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路径。本次活动姜嘉乐老师的报告推动了教学学术在我校的深入开展。   供稿:谢艳梅
  • 2017-05-11 11:50 - 13:20
      5月11日,唐厚君教授受邀走进第43期教与学讲坛,向来自各个院系的56名教师分享了《大学课程有何用?实际项目告诉你》。唐厚君教授基于自己的教学和科研经历,分享了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围绕前沿科研项目来整合学生的课程学习、创新思维及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整个讲坛案例新颖、语言生动、内容组织别具一格、让参与者在轻松欢笑中去思考教学与研究的相互促进以及基于学科交叉的创新思维产生和实践。   唐厚君教授先从现在的学生兴趣特点谈起,他认为在工科教学中要寓研于教,老师要善于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成果,力图找到共性普适的教学方法,筛选最新研究成果,穿插在相关课程的教学之中,并用颠覆性、前瞻性的问题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更具针对性和主动性。唐教授以当下热点的电动汽车充电技术作为案例,谈了自己如何导入无线充电、移动充电、隐身衣等新技术进课堂,通过实际的、有意义的问题来串起不同学科课程中的知识模块。   唐厚君教授认为,在工科教学方面,国内外的课程体系设置有许多相同的地方,而在众多课程中,如何体现每一门课程的价值(或“用处”),需要教师带领学生剖析完整的项目,使其既能看清山顶,又能认准脚下,从而在学习的各个阶段都不会迷失方向。在唐教授自己的教学中,他通过展示当下电动汽车的优点和短板,来引出无线充电技术的作用——可解决电动汽车的两大瓶颈问题:“续驶历程短,找充电桩难”的问题。更进一步,通过讨论无线充电技术存在的问题——传输距离近,传输效率低的问题,引出利用超材料(隐身衣)技术的作用,通过电动汽车充电技术的不断升级和创新,向同学展示“学无止境”的技术发展规律,使同学们在感受到新技术的“奇妙”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樱桃好吃树难栽”和书到用时方恨少,要应对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趋势,必须学好现有的各门功课,打好知识基础。另外,通过无线充电技术的原理和关键技术介绍,并通过简化的方案来进行验证的方法,使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就可自主地对“高新技术”进行验证和试验,从而消除学生的畏惧感,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在如何引导学生创新方面,唐厚君教授认为研无止境,通过给学生展示不同阶段、不同应用环境中的技术发展史,激发和触动学生主动思索的积极性,同时,向学生布置相关调研课题,诸如能源互联网、无线供电房间、水下供电、停车机器人供电以及大学生创业项目、PRP项目等,来促进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以及跨界的创新实践。最后,唐教授还向同学们讲述了两种科研创新的方法,一种是基于学科交叉的创新方法,以自己科研项目中的实例阐述了超颖材料应用于无线充电技术的构思和实践;另外一种是基于技术集成的混合动力汽车的发明创新方法。   科研是严肃的、教学是艰辛的,帮助学生成长的路程是漫长而充满挑战的。唐厚君教授用生动的实践案例展示了作为教师,作为科研人员对于教学和科研的理解以及对两者的融合,寓研于教,教研相长,为本次活动的参与教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照和智慧分享。   本次活动共收回反馈问卷30份,反馈满意度较高: 风趣幽默和案例结合的教授方式更愿意让学生有兴趣学习 授课内容要是与科学相结合,交叉学科教学更有益 对如何调用学生的兴趣,以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有了一定思考 以后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讲解最新的科研成果,激发学生课堂兴趣,唐老师讲课幽默风趣,值得学习。 学科融合交叉会产生科研热点,也会有教学吸引力,提升学生兴趣的方式是多样的,但是主要有持续的吸引力的干货 对复杂的研究成果,最新的技术进行分解,与各门课程进行结合联系 供稿:谢艳梅 摄影:陈莉娟
  • 2017-05-08 12:00 - 13:30
      5月8日,香港科技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李中清教授受邀来到教与学讲坛,向来自29个院系和部门112名教师分享了《“互联网+”时代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新范式暨香港科技大学通识课程介绍》。李中清教授基于香港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核心课程体系发展及“环球中国研究”慕课课程体系作了详尽的分享,给参与者带来教育视野及教学实践上的拓展。   李中清教授首先从高等教育入学人数激增对师资配备、教育质量造成严峻挑战谈起,他介绍了香港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的使命与理念是“寓研于教,以教促研”、在教学方面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语言沟通、领袖潜能、数理能力、价值观等;而在研究方面, 香港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学院立志于成为“中国研究的环球中心”,“环球研究的中国中心”和“人文社会教育的世界中心”。为了完成这些使命,香港科技大学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在应对挑战方面做出了以下转变:由单一课程到课程体系、由传统讲堂到互动教室、由低层次学习到高层次教学、由研究人才培养到专业人才教育。   李中清教授详细分享了在互联网+在线课程发展态势、香港科技大学的“慕课”进程、环球中国研究在线课程体系及其在教学范式上的探索。在针对学生在线学习行为方面,他介绍了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工程系屈华民教授团队首创 VisMOOC“点击流”分析在线学习行为,引起了参与教师的兴趣。最后,李中清教授对香港科技大学的通识课程体系进行了介绍,并就现场多位教师的提问进行了交流。   本次讲坛共收到63份反馈问卷,以下为部分教师反馈:                                                                  了解了香港科技大学MOOC发展进展及具体情况 了解港科大的课程建设思路 开拓视野,演讲精彩,互动交流 教学方法的科学化 了解了“互联网+”时代对传统教学的改进和提升,相信今后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有趣、有益、有效果的课程内容 了解了新时代教学范式的特点,对教书育人有启发                                                                                                            供稿:谢艳梅
  • 2017-04-11 11:50 - 13:20
      4月11日,苑波教授走进教与学讲坛,向来自23个院系和部门的58名教师分享了《通过交叉学科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苑老师以自己跨学科的求学和教学经历为例,诠释了如何通过交叉学科的知识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苑老师利用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交叉纵横,多种学科思维之间的转换,以及把多学科之间最本质的问题相互贯通,让参与的教师享受了一场教学思维的盛宴。
  • 2017-03-21 09:20 - 17:00
      3月9日,在陈瑞球楼504室,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免疫学与微生物学系的刘畅老师走进教与学讲坛,作了题为《教学,永无止境-我的教学经验分享》的报告,来自21个院系及部门的41名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 2017-01-17 11:50 - 13:20
      12月29日,来自25个院系和部门的80名教师参加了第38期教与学讲坛《 How to improve teaching》,本次教与学讲坛由图灵奖获得者John Hopcroft分享,讲坛现场气氛热烈,内容精彩纷呈!
  • 2016-12-20 11:50 - 13:20
      12月20日,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获得者、医学院教师乐飞走进了第37期“教与学讲坛”分享“飞一般课堂”,来自我校16个院系及部门的36名教师参与了本次活动。乐老师在整个讲坛中展示了自己对临床教学与临床医学的理解与实践,案例丰富、语言风趣、理解深刻、同时兼具深厚的人文关怀,赢得了参与教师的佩服与尊敬。
  • 2016-12-15 11:50 - 13:20
      12月15日,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的赵新明老师向来自校内18个院系和部门的50名教师分享了自己教学学术研究的发现和采用的教学改进策略,通过推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来引导学生学习,让参与教师收获良多。
  • 2016-12-08 11:50 - 13:20
      12月8日,物理与天文系教授胡其图走进“教与学讲坛”,向来自校内20个院系和部门的50名教师分享了“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
  • 2016-11-24 11:50 - 13:20
      11月24日,来自不同院系的42名教师聆听了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的李康化老师带来的“教与学讲坛”《新读写-人文经典与学生生活结合的途径 》。整场讲坛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点,介绍了如何引导学生阅读经典、深度思考、积极写作,从而达到启迪人生的目的。  
  • 2016-11-10 11:50 - 13:20
      11月10日,陈瑞球楼504室座无虚席,来自26个不同院系及部门的43名教师聆听了浙江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的朱天飚教授带来的第33期教与学讲坛《以培养思维为目标,以启发兴趣为手段》。整个讲坛气氛热烈、视角独特、内容丰富,给我校教师带来了思维上的颠覆。
  • 2016-06-13 11:50 - 13:20
      6月13日中午,密西根大学Perry Samson 教授作客教学发展中心,作了题为《What if You Knew Everything a Student Did During Class?》的报告。本次活动共有来自19个院系和部门的31名教师参加。讲坛内容新颖、学术性强,深受参与教师的好评。
  • 2016-05-05 11:50 - 13:20
      2016年5月5日,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林志新教授受邀来中心作了题为《课堂讨论策略》的报告。我校共计17个院系及部门的65名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报告内容精彩,深受教师好评。   林老师以他主讲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生命科学导论》的教学实践为依托,在课程中进行了一系列的课堂讨论。“如何通过讨论让学生参与教学、主动学习?”“如何让学生成为课堂里的主角?”林志新教授分别从讨论题目的选择、讨论过程的调控、讨论小结与总结、参与讨论的奖励等方面讲述了自己的经验。
  • 2016-04-14 12:00 - 13:30
      2016年4月14日,物理与天文系袁笃平教授受邀来中心作了题为《教学中的沟通》的报告,我校21个院系及部门的36名教师以及国防科技大学的4名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 2015-11-12 11:50 - 13:20
      11月12日,第二届“卓越教学奖”获得者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力学系教师孙雁受邀来到“教与学讲坛”作了题为《以课程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报告。本次活动有来自不同院系的38名教师参加,孙雁老师分享了自己的教学历程及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感悟,她以丰富的教学案例、深入的反思、精湛的总结让现场教师感受到了教学的魅力。本次活动的满意度100%,"非常满意"满意度高达93%。
  • 2015-05-13 11:50 - 13:20
      2015年5月13日,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国际关系系黄琪轩老师受邀来中心分享了《如何用提问组织和改善大学课堂教学》,我校25个院系及部门的51名教师参加了本次讲坛。整个讲坛精彩生动,让参与老师体验了一次关于教学的精神盛宴。  
  • 2014-11-06 11:50 - 13:20
      11月6日 ,陈瑞球楼504汇集了来自23个院系及单位的44名教师,由2013年首届“卓越教学奖”获得者陈克应老师分享了自己从教十几年来的经历与感悟《以学生为本,改进课堂教学方法》。   陈老师从有限到无穷、平直到弯曲,微积分与人文、社会科学,变抽象为具体-生活类比法,生活中的微积分四部分内容讲起,既有奇妙的数学理论,又有妙趣横生的事例辅证。虽然是以数学学科为基础的讲坛,但整个会场充满着愉快的思索及互动。“神奇的小号”像种下的问号告诉大家数学是奇妙的。对数螺线所展现的精彩造型更让大家惊叹数学是美的。悬链线和双煎饼等分问题告诉大家数学是无处不在的。
  • 2014-10-16 11:50 - 13:20
       10月17日,安泰管理学院胡海鸥教授受我中心邀请在陈瑞球楼114室就《体会教学的愉悦  提升教学的艺术》与我校42名教师及来自云南各大高校的38名教师进行了分享。现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   胡海鸥教授就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两手都要抓(大家一边吃午餐一边听他讲)的幽默作为开场,尔后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艺术与教学态度等几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教学经历与所思所悟。一个半小时时间内,胡教授用精彩的论断与丰富的案例不断带着全场老师在历史、宗教、科学、文化、经济、甚至一部百年前的小说间不断穿越,让听众享受了知识与智慧,理念与方法、实践间的演化及交锋。整个过程充满着一个教师对于教学、学生的爱与欣赏,也充满了一个学者对于工作与生活哲学式的思辩。妙趣横生,却意味深长。
  • 2014-06-26 11:50 - 13:20
      6月26日,上海交通大学“卓越教学奖”获得者,来自密西根学院的张峻老师走进“教与学讲坛”,为我校教师带来了一场题为“挑战学生、激发潜力”的讲座。   张老师的报告围绕“全英语教学”和“研究生基础课”两个主题,从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师自身如何发展等方面展开,现场参加活动的教师全神贯注的聆听,会后还有许多老师自愿留下与张老师继续交流。
  • 2014-06-19 11:50 - 13:20
      6月19日,首届上海交通大学“卓越教学奖”得主纪志刚老师走进教学发展中心的“教与学讲坛”,使陈瑞球楼504室瞬时成为了一个“数学与文化”交汇的地方。   纪老师以自己任教的《数学与文化》作为内容依托,通过他的生动讲解,使现场参与活动的教师感受到了纪老师的授课风格和教学方法。
  • 2014-05-29 09:35 - 17:35
      5月29日,我校数学系乐经良教授在陈瑞球楼504室以“Why还是How”为题做了关于数学教学的讲座,也将在座的几十位老师带入一场数学教与学的思考与讨论中去。   乐老师从北大与清华毕业生的差异比较讲起,联系数学专业出身的老师如何面对和教授非数学专业数学知识,提出非数学专业学生需要什么;怎样教学两大问题。数学基础不仅是科学研究、工程技术的支柱之一,更是锻炼和升华思维,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学科,影响学生的方方面面。
  • 2014-04-25 09:55 - 17:55
      2014年4月24日向隆万教授在教学发展中心的一场题为“公理化体系与唐诗格律——文理交汇的感悟”的讲座,将诗人的浪漫和数学家的严谨结合起来,令在座的四十六名老师耳目一新。
  • 2014-03-27 09:25 - 17:25
      3月27日,我校物理与天文系严燕来教授受邀来中心做了题为“从《宇宙、自然与人》课程谈文理渗透与人格养成”的报告,来自不同院系的43名教师参加了本次教与学讲坛。   严燕来教授以题为“从宇宙、自然与人课程谈谈文理渗透与人格养成”的讲座,讲述了文理科知识的相互渗透和文理知识对学生人格形成的重要影响。严教授从课程本身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开始,进而谈到文理知识的相互关联,最后阐述了自然科学与哲学思维如何深刻地影响和塑造学生的人格秉性。
  • 2013-12-12 11:50 - 13:20
      2013年12月12日,物理与天文系教授袁笃平走进教学发展中心的“教与学讲坛”,为我校教师作了一场题为《影响学习效率的成因与对策》的报告,参加此次活动的教师共计43人。   袁老师从教师的经历和感受出发,比如,“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学生却不怎么领情,最后的教学效果距离当时的期望差距很大”;“逃课是正常现象,不逃课是非正常现象,教室后排有很多学生,前排则空空荡荡”;“作业拖沓,经常出现抄袭;检查课后阅读时,总是发现大部分人没有读过,读过的人也远没有达到你所期望的程度;学生交的课程论文,基本上都是各种网页的摘抄”,引起了现场教师的强烈共鸣。
  • 2013-11-14 11:50 - 13:20
      2013年11月14日,我校数学系王维克教授在陈瑞球楼504室做了《如何让学生“懂得”》的讲座。此次讲座总共有来自全校各个学院和部门的48位老师参加。
  • 2013-10-10 12:00 - 13:30
      10月10日中午,在陈瑞球楼504室由我校林志新教授为大家带来了一次题为《我的课堂讨论》的“教与学讲坛”。   林教授从目前的上课质量开始谈起,他说目前的上课质量与学生的抬头率成正比,与教室的网络流量成反比,林老师通过种种对学生目前上课状态的描述,引起了在场老师的阵阵笑声,说出了老师们的心声,也由此引出了课堂讨论的重要。接下来,林老师针对课堂讨论题目的选择、过程的调控、小结与总结以及参与讨论的奖励等内容与老师们进行了分享。
  • 2012-12-04 14:00 - 16:00
      12月4日下午,教学发展中心邀请了华中科技大学刘献君教授为我校教师做了《论“以学生为中心”》的报告。刘献君教授现为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院长,《高等教育研究》主编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院校研究分会会长,在高等教育学研究方面有丰硕成果。本次报告会吸引了来自全校20个学院,8个机关部处近百名教师前来参加,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
  • 2012-03-23 13:30 - 15:30
      2012年3月23日下午,教学发展中心邀请了清华大学范钦珊教授为我校教师作题为《课程教学的创新之路——研究型教学的10年研究与实践》的教与学讲坛,为我校教师对关于如何激发学生研究和创新的能力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 2011-11-25 10:00 - 12:00
      11月25日上午十点生命学院3号楼105会议室,哈佛大学的Alain Viel教授应上海交大教学发展中心与生命科学技术学院之邀,从生物学教学角度给我校教师带来一场关于本科生的研究型教学与通识课教学的讲座。本次会议由生命学院副院长赵立平主持。这是生命学院首次接待来自全校各个部门对教学感兴趣的教学人员与行政人员,与会教师围绕实验教学讨论。
  • 2011-11-25 09:00 - 11:00
      2011年11月25日, 教学发展中心、人事处和青年教师联谊会共同在新行政楼B楼举办了题为“年轻科研人员如何走向成功”的主题报告会。全国人大常委,中国科协副主席冯长根教授为我校青年教师作了精彩报告。校党委副书记苏明致欢迎辞,来自各院系的近百名青年教师聆听了报告。会议由人事处副处长李欣荣主持。
  • 2011-11-18 09:00 - 11:00
      2011年11月18日上午九点,中山大学国家级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王金发教授受邀在我校陈瑞球楼504作了“站讲台—研究性教学理念与教学设计”的专题报道。会上,王金发教授就“如何站好讲台”“如何为人师”“什么是研究性教学理念”“如何做好研究性教学的教学设计”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同时,王教授还介绍了自己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的一些实用技巧。报道现场气氛热烈,反响良好。会后部分教师与王教授就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