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学中培育创新意识和能力的若干要素

进入21世纪以来,创新成了社会各界和媒体上一个最热门的词,各行各业都提出要求创新。在高校层面,领导们在各种讲话和报告中最频繁提到的是两个词,一个是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另一个就是创新人才培养,各种层面的教学评奖也都将创新作为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但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即使国家层面上的获奖项目也没有呈现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气象;几年前还有学校称自己已经初步建立了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而且还在一定的范围内得到一些认可,但这些学校内部至今仍然存在着要求重视创新人才培养的强烈呼吁和诉求。这些都说明我们对“创新”,“创新人才”以及“培养创新人才”的理解并不全面,而且很多方面并不准确。在这里我想说一下对“创新”和“创新人才”的个人见解,然后谈谈对于课程教学中培育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一些想法。

大学物理翻转课堂教学效果的准实验研究

大学物理翻转课堂教学效果的准实验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于2013-2014年开展了“翻转课堂教学试点研究”。本报告为其中一个子课题的研究成果。在这个研究中,采用准实验的研究设计和问卷调查法相结合,探讨了“翻转课堂策略的教学效果”、“学生对翻转课堂策略的适应性和倾向性”等问题。本研究通过对两个大学物理课的平行班分别施以翻转课堂教学和传统讲授教学,对比两个班物理测试的分数。研究发现,采用了翻转课堂教学的班分数提高的幅度显著高于采用传统教学的班,效应量为0.68。问卷调查显示,58%的学生表示“喜欢翻转课堂互动形式的教学”。

《人与环境》课程学习实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结合通识课程《人与环境》的实际教学内容、方法与教学目标,着重就成绩考核构建了学生完成学习情况和侧重于学习后学生环境素质提升的学习实效的评价体系。完成学习情况评价体系中包含了课堂参与、课外学习、环境实践与期末口试等方面,又根据实际考核细分为二级、三级、四级评价指标并确定了权重,为成绩评定提供了标准。在环境素质评价体系中,重点选取了环境知识、环境意识、环境态度和环境行动作为一级指标,结合课程教学目标确定了二、三级评价指标。对成绩考核体系进行了初步应用,并结合学校通识课程评价体系中与环境素质相关的内容进行了初步评价,为今后课程的完善提供了参考。

大班模式下互动技巧的研究

在优秀的教育资源相对稀缺,而学生又日渐增多的情况下,大班教学成为当今大学教学不可避免的趋势。本文阐述了几种大班互动技巧在同一门课程、两届学生中的应用情况,包括每种技巧的形式及其实施策略,并分别从教师主观和学生客观方面给出了实施效果的描述。

通过促进学生预习提高教学效果

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是现代教育的核心,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本研究采取课堂预习、收集预习问题、授课前提问等一系列方法,通过促进学生的课前预习,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通过考察学生的讨论积极性、成绩,并通过教学发展中心的中期反馈机制对本研究的效果进行了科学评价,分析结果显示促进预习确实能够提高学习效果,并被绝大多数学生所认可。

任务型案例教学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将任务型案例教学法应用于两个专业的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分析了16个任务型案例的实际运用效果,在任务案例的数量性、针对性、有用性、启发性方面,学生满意度均达100%;趣味性和难易性的满意度分别为96%和94%。不同专业的学生对案例任务的难易性和趣味性评价略有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任务型案例教学法在生物化学课程中的应用效果良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能力。

“午餐会”的探索与实践

本文阐述了365bet官方网站下载午餐会的发展历程:从不定期举办到根据调查问卷确定议题,再到午餐会的定期举办,在此过程中,中心不断根据教师反馈意见调整午餐会形式。迄今为止,午餐会举办70多期,历时三年多,服务总人次数达2496人次,覆盖全校50多个院系和部门。反馈问卷显示,参会教师的平均满意率为96.1%。经过分析发现,午餐会的成功举办与主题和主持人有很大关系,因此要选择老师感兴趣的主题,同时要加强和主持人的提前沟通。

促进大学本科生主动学习的教学策略探索

为了促进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本研究从课堂氛围、学习目标设置等几方面进行了探索,并在《数据结构》课程中加以实施。经过这些教学策略的实施,可以感受到较好的课堂氛围和课堂学生的参与度,有效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学习性。今后将在更多的方面进一步探索教学策略,以便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帮助,促进学生的学习。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实践策略研究

通过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环节的设置,将学生的关注点和兴趣点引导到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而不只是消极地被灌输。使学生以良好的心态主动投入到课程的学习中,注重并享受过程学习,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大学里,什么是一堂好课

一堂堂的课,承载着教师的基本使命,教师带进课堂的,不只是课本、情感和信心,而且要带着满荷包的问题。教学即教问。创造始于问题,探究式、研究性教学就是问题式教学。一堂能引发出学生许多问题的课是好课,能引发出难倒教师的问题的课是更好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