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环节的设置,将学生的关注点和兴趣点引导到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而不只是消极地被灌输。使学生以良好的心态主动投入到课程的学习中,注重并享受过程学习,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一、前言
作为教师,习惯于站在教师的角度去追求自己的教学尽可能完美。迈克尔.普洛瑟在《理解教育学高校教学策略》一书中说道“有效的教学以学生的学习为核心,而不是以教师的教学活动为核心。[1]”如何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激情更为重要,教师的教学活动应该围绕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设置课堂教学活动,在课堂上让学生有机会参与,有机会去思考、去表达、去动手解决问题。为了有效的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我们针对“工程图学1”的课程教学展开了研究。
“工程图学1”课程是面向全校非机械类学生开设的课程,该课程的学习不仅使学生了解投影的基本原理,工程图样的表达,同时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工程图学1”课程通常被学生认为是一门比较难学的课程。而且课程的教学任务重、时间紧,老师为了赶上并完成教学进度,课堂上很少有时间与学生互动,教师总是希望用尽可能详细的讲解给予学生学习上的帮助。学生往往被动地处于被老师的教学进度拖着跑的状况,学习效果欠佳。
针对“工程图学1”课程现状,开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实践策略的研究。针对不同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以及课后设置不同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而不只是对他们灌输。探讨适合“工程图学1”课程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使学生以良好的心态投入课程学习。
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策略探究
孔子说“听而易忘,看而易记,做而易懂。”在构建学的概念中,知识是建构的[2]。学习是一个主动的建构过程[3],要给学生用自己的模式去处理的机会。学习不是产生于教,学习是产生于学生的活动力[4]。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不仅仅是被动地听和看,而是能够主动地思考和练习,这样的教学活动更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建构。
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教师的教学活动要围绕学生学习这个中心点展开。要从学生被动地跟着老师学完教学大纲要求的教学任务,转变为学生主动地找问题、主动地学习。在“工程图学1”课程的教学中做了如下的尝试。如图所示。
(1) 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在课堂教学环节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十分重要。每一个教学单元开头要提出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这一章节我要学习什么内容,要达到什么目标。
根据“工程图学1”教学计划,在点线面投影教学开始时给出学习目标,让学生知道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我该掌握哪些内容;在本章节结束时请学生对照目标,检查完成情况,是否达到了学习目标。
(2) 建立学习团队
在“工程图学1”课程开始就为学生进行分组,建立学习团队。每个团队由5-6名同学组成。考虑到学生交流讨论的方便,要求上课时团队同学尽可能坐在一起。在课堂教学环节,遇到难点问题,学生可以通过讨论以小组为单位给出解答。研究表明,这样的方式的互动学生往往比较愿意参与,避免了课堂上老师提问没有学生响应的尴尬。
(3) 课堂上创造学生主动学习氛围的方法
本项目的研究表明,在课堂上穿插与学生互动、适当使用黑屏等,是调节课堂气氛、创造学生主动学习氛围的有效方法。
在教学准备过程中,教师讲课的时间要合理安排。考虑到一般人注意力集中时间不超过15分钟,穿插与学生互动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一些概念性的问题,老师的反复叙述不如让学生自己来回答。让学生试着表达一些概念性的问题,如果学生回答错了,再组织进一步的讨论,直到正确表达。在“工程图学1”课程教学中的“平面上取点”、“截交线相贯线”等教学环节中进行多次尝试,获得较好效果。结果表明,通过学生的讨论最后达到的某一概念性问题的正确表达的过程,给学生留下的印象十分深刻,效果远远好于老师的反复叙述和反复强调。
在调节课堂气氛、创造学生主动学习氛围方面的另一个简单有效方法是适当使用黑屏。黑屏的使用可以课前设定,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课堂反应灵活使用。但是黑屏的使用次数要严格控制,滥用会降低效果。
(4)课后以团队形式梳理单元内容、找问题
当课堂教学进行到一个单元结束时,要求学习团队开展活动,针对刚学完的教学内容进行讨论。首先针对所学内容进行梳理,接着引导学生找问题、提问题,通过讨论解决问题。给学生机会在了解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实例操练。
在“机件的表达方法”教学环节结合工程表达实例,增加课堂教学的互动。 针对一个典型结构机件,引导学生利用课堂所学的内容以团队的形式提出各种可能的表达方案,再针对所提出的表达方案找问题,最后在解决一个个问题的过程中,完善机件的最佳表达方案。学生通过实例操练加深了对机件的表达方法的理解。
(5) 以团队为单位的一问一答的学习模式
本项目的创新点是引导学生找问题,向同组其他成员以及向其他小组提问,并通过团队合作方式应答其他小组的问题,在一问一答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在“立体表面取点”教学环节,要求学生首先以团队为单位向同组成员提问,相互探讨解决问题。然后以团队为单位提问,挑战其他团队。同时,应战其他团队提出的问题。
这种以团队形式学习的方法不仅使课程中的难点得以解决,更为重要的是在提问和讨论的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主动学习的激情,同时能够了解其他同学的观点和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与同学建立更积极的互助、伙伴关系,交流沟通的过程也是联络感情、增进友谊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建立。在课程学习过程中使学生综合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
三、 初步效果
通过为期一个学期的研究,只是在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的策略方面做了一些初步的尝试,获得较好效果。在教学环节中搜集到学生课内的课堂反应,以及课后学生练习的批改情况,可以看出学生对这门课以前所表现出的普遍的担心和焦虑情绪有所缓解,大部分学生能够用比较平和的心态面对。通过团队学习在积极找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立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有所提升。
四、 结束语
“工程图学1”课程是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课程,面广量大。本项目的研究可以在今后的其他班级开设的同类课程教学中推广,同时本项目的研究方法特别是团队学习模式、以一问一答的形式进行团队合作解决课程难点的学习模式具有通用性,易于向其他课程推广,使更多学生受益。
项目的研究只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策略研究方面做了初步尝试,在研究结果的数据采集方法和手段方面还有待后续的研究得以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 UHDERSTAND LEARNING AND TEACHING
The Experience in Higher Education理解教与学 高校教学策略 [澳]迈克尔.普洛瑟(Michael Prosser)、基思.特里格维尔(Keith Trigwell) 著,潘红 陈铿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第3次印刷。
[2]“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What The Best College Teachers Do, by Ken Bain,2004)明延雄,彭汉良译,北京大学出版社92007)
[3] “Collaborative Learning: A Source Book for Higher Education” National Center on Postsecondary Teaching , Learning and Assessment(1992) by A . Goodsell , M . Mahe , V . Tinto , B . L . Smith & J . Mac Gregor . Published by the Nation Center on Postsecondary Teching , Leathing , and Assessment at Pennsylania State University.
[4]“John Caldwell Holt-Quotes” Http://en.Wikipedia.org/wiki/John Caldwell Holt Quotes.
作者:赵新明;单位: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出处:『高校教学发展』电子刊物 http://www.jhjfcs.com/journal/?p=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