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扰动和响应的匹配,使其和谐达到共振” ——记袁笃平教授《影响学习效率的成因与对策》

  2013年12月12日,物理与天文系教授袁笃平走进教学发展中心的“教与学讲坛”,为我校教师作了一场题为《影响学习效率的成因与对策》的报告,参加此次活动的教师共计43人。

  袁老师从教师的经历和感受出发,比如,“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学生却不怎么领情,最后的教学效果距离当时的期望差距很大”;“逃课是正常现象,不逃课是非正常现象,教室后排有很多学生,前排则空空荡荡”;“作业拖沓,经常出现抄袭;检查课后阅读时,总是发现大部分人没有读过,读过的人也远没有达到你所期望的程度;学生交的课程论文,基本上都是各种网页的摘抄”,引起了现场教师的强烈共鸣。

  之后,袁老师又反其道而行之,说出了许多学生的心声,“课程没有意思,不知道学了有什么用”;“老师讲得太深,听不懂”;“老师讲得和书上都一样,上课没什么意义”;“老师讲得和书上不一样,下课没法复习”,揭示了老师和学生之间对课程感受的巨大差异。

  袁老师以物理当中的“扰动和响应”概念作为比喻,他认为教师帮助学生学习,就像改善和提高物质系统对外部扰动的响应,要注意扰动和响应的匹配与和谐,尽可能使其达到共振。

  为了解释如何达到这种共振,袁老师从自己对教学的理解,揭示了“物质系统的外部特征”,即“高校课程的特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关注点”,以及“物质系统的内部特征”,即“学生的知识背景及认知特征”。袁老师着重强调了学生在学校表现出的“拖沓、走神、迟到、缺课、抄袭作业、不交作业”,“不是学生个人是否重视的问题,是人在外部环境中的客观心理特征。”他认为“学生在大学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这种认知包括学科知识,生活环境,但更重要的是认知自身,认知自己和环境的关系。”

  袁老师继续深入的阐述了学生的认知过程,他认为教师教授的新知识要与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相关联,教师要注意“出问题的角度和学生以前所学的有多少关联,对以后的课程有什么意义”。他以“刷墙”作比喻,光秃秃的墙是刷不上涂料了,必须把墙“打毛”,涂料才能挂住。“阅读材料给出的是显性知识,好的课堂提供的隐形知识”,对于这两种知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需要一个“自组装”的过程,之后在学生的大脑中进行储存。

  在阐明了学生的外部环境和学生的内在心理特征之后,他以自己所授的《基础物理》为例,通过鲜活、具体的实例,提出了帮助教师和学生达到共振的几个策略,如“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方面,他提出三点:

  1. 提供认知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2. 要讲解应用实例
  3. 提供练习

  根据上述认知原理的分析,袁老师认为教师可以仔细考虑以下要素:

  1. 交作业的频率
  2. 阅读的选择和指派
  3. 一定频率的及时考核
  4. 课堂的提问和讨论

  根据现在在校生的习惯,他采取了每次课后布置作业、交作业;阅读的材料通过精心的标注,指定部分段落阅读,而不是给学生一整篇文献或者一本书,让他自己去读;除期末的一次考试之外,学期中间安排两次考试开设讨论课,课上教师只是充当协调员,不负责回答具体问题。

  最后,袁老师提出“老师少说励志的话,事实上过度励志只能引起焦虑。多从细节上关注和帮助学生,如果有所成效,自己也一定获得了提高。”

  本次“教与学讲坛”的整体满意率为100%,“完全满意”达到95%,部分老师反馈如下:

  • “学生成为学霸或学渣的关键时期是大一下和大二上两个学期,所以需要使学生保持学习热情,抓住这个时期,提供必要的练习机会,没有练习会很快忘掉讲过的知识”;
  • “认知过程的特点,遵循认知特点设计教学”;
  • “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学生的认知过程,如何找到与学生的共振点,激发学生的认同感,倾听学生,了解课程的前后关联”;
  • “袁老师的教学理念和分析对自己很有启发意义,今后可设计一些创新性的任务给学生”;
  • “袁老师的经验、思考、提炼的观点很有借鉴意义,交流的内容包含教学设计的要素,激发学生兴趣的策略与方法,非常好,交流非常智慧,幽默,听讲非常享受”;
  •  “提到了很多教学规律的东西,也涉及很多认知科学,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的事情,这些东西都启发性,总之,这次讲座内容是很丰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