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期:一份期末作业评阅里的“质量保证”

 

简介:

本次为大家推荐的文章出自《中国科学报》(2012-01-18 B3 思考)。这篇文章探讨的是大学里应该如何批改作业,文章源自一位老师给学生的作业评语。作者通过对这则评语细细的揣摩,不仅发现这位教师对学生有着敏锐的观察力,更看到了这位教师对学生“情感上的激励和学术上的启迪”。

 

精彩语录:

  • 教师从学生杂乱的文字中捡拾和整理这些观点,一方面是对学生努力的认可,这样的鼓励方式胜过那些老生常谈的溢美之词,另一方面也是一个向学生演示的关于思维条例性和表达逻辑性的范本。
  • 很多时候,老师们并没有及时记录自己的想法,也没有意识到需要及时和学生交流这些看法,学生因此失去了一次接受教导的良机。
  • 教育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过程的一部分。
  • 教师主动向学生传达对学术的真诚姿态,是引发师生良好互动,继而达致高质量教育的前提。

 

阅读全文:

 一份期末作业评阅里的“质量保证”

侯定凯

  不久前,一位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的中国研究生,给我传了她所修一门课程的期末作业及任课教授的评语。作业是一篇专题性的文献评述。在批阅这篇作业后,教授给这位学生写了一封电子邮件。除了“A-”的评分,教授还从语言和专业的角度,详细分析了论文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这封邮件的读者原本只有这位中国留学生,但其传达的意蕴却具有普遍意义,它生动地诠释了优质教育的一些基本元素,令人印象深刻。

  教授回复的邮件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点出了论文的优点:“你的分析中包含了很多不错的观点”、“表明你很好地掌握了参考资料上的主要思想”。第二部分是核心,着重梳理了学生作业中的主要观点,并分析了“如果论文要从"良好"变为"优秀"应该作些什么修改”的问题。在梳理学生观点时,教授采用了这样的句式:“你说到了……,但你实际要说……”、“如果你这样说,那么观点会更加鲜明”。邮件的第三部分提出了论文更为合适的主题和思路,再次给予了学生反思论文全局的机会。而在邮件的第四部分,教授总结了论文写作的常规要求:“你应该牢记,不同的素材和观点应该结合为一个整体;你的不同论点应该为主题服务;论文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应该是明了的。”

  我们知道,在很多时候,学生口头或书面表达中的思想亮点是散见而非系统呈现的。教师从学生杂乱的文字中捡拾和整理这些观点,一方面是对学生努力的认可,这样的鼓励方式胜过那些老生常谈的溢美之词,另一方面也是一个向学生演示的关于思维条例性和表达逻辑性的范本。由于教授提出的评论和建议都是基于学生已有材料和观点,因此学生也更容易接受。

  读罢美国教授的评语,笔者在想:写下这样的文字很复杂吗?其实每位认真阅读了学生作业的大学老师,都会自然形成自己的基本判断和想法。但很多时候,老师们并没有及时记录自己的想法,也没有意识到需要及时和学生交流这些看法,学生因此失去了一次接受教导的良机。

  我感佩于这位教授的学术观察力和表达力,因为他让一篇思维和材料多少显得散乱的平常作业,通过精妙的点评,变得充满了情感上的激励和学术上的启迪,这是师生之间令人向往的一种学术对话方式。我还感佩于这位教授对于学生成长的责任感。

  记得笔者在小学和中学读书的时候,每当临近期末,班主任老师总会在成绩单上写下对自己一个学期表现的评语。虽然只有寥寥数语,却总能让笔者反复地阅读和感受。但进了大学,大学生们鲜有这样的阅读体验了。学生的学术表现被学分制、学分互换等制度压缩为一个个抽象的数字,最后“组装”为一纸文凭。对于一份期末作业,除了分数,学生还能从教师那里期待更多的反馈吗?即使教师认真评阅了学生的作业,学生是否能同样认真地去研读呢?

  无论如何,教师不应该根据对学生行为的预设,来选择自己对学生的态度。我相信,这位美国教授的悉心评阅是其严谨的学术行为和非功利工作心态的自然流露。另一方面,在多数情况下,教师主动向学生传达对学术的真诚姿态,是引发师生良好互动,继而达致高质量教育的前提。这位美国教授的评语演绎了雅斯贝尔斯所揭示的教育真谛:“教育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过程的一部分。”[1]

  大学教育质量通常被认为是一个“黑箱”,没有人确切知道学生的能力在校期间有多大变化,也没有人确切知道一所学校的教育质量在历史上有多大改进。但如哈佛大学前校长德雷克·博克所言,虽然有些学习形式难以测量,如自我意识的形成、人生观的发展等,而其他许多重要的能力是完全可以测量和评价的,如学生的写作能力、数理推理能力、外语水平、批判性思考和分析能力等。这就意味着:教师需要准确、敏锐地识别学生这些可评价的基本能力,持续地把识别的结果传达给学生,并在教学过程中强化这些能力的训练。

  需要反思的还有:当我们自上而下、兴师动众地推出一项又一项“教学质量工程”时,这些政策措施有多少关怀到了日常课堂活动?政策的“宏大叙事”如何才能渗透到“和风细雨”的教育过程?高质量教育活动的基础,原本是师生之间达成的心理契约,一如上文期末作业评语所传达的专业精神,这种关系实在难以从外部强加。不同于普通商品质量标准的张扬和直接,教育质量的生成通常是无数教育细节累加的结果。对于教师而言,他们最需要的,恐怕是一个能让他们心无旁骛地投入教学活动的制度保障!

编者注:作者侯定凯系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2007年获得Fulbright项目资助到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作访问学者。他开设了一个网页,给他的学生和国内同事介绍美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很翔实,文字很亲切。值得一读。网站的名字就叫:宾大的来信(http://www.ihe.ecnu.edu.cn/hou3.htm)。

 


[1] 卡尔·西奥多·雅斯贝尔斯,德国哲学家、精神病理学家,是公认的西方“存在主义”大师之一。他的思想领域广泛、内容丰富,对当代思想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这句话出自他的著作《什么是教育》,虽然只是一本小册子,却包含了雅斯贝尔斯最重要的观点和论述,这本书从他的“生存、自由、超越”的存在主义哲学基础出发,详尽、深入地论述了他对教育的独特理解,为我们认识和理解教育的问题展现了一个极为宽阔的视野,引导我们去追溯教育的本原所在寻求教育的本真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