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 范文兵
2017-9-28
对于批判性思维的研究,大家可以看到从苏格拉底质问性的模式到杜威的反省式思维, 一直到波普尔的批判理性等等。所谓批判性思维它实际是一个辨明或者判断的能力。全世界的高等教育系统都把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看作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很多欧美学校,从小学就开设了一系列批判性思维的课程训练。
批判性思维是在文化管理一种情感的倾向,一种感知的倾向,更多的是跟价值观有关的事情。
一般在各个专业下大家可能要呈现的一种思维方式、讨论方式和判断方式,批判性思维可能会有这些特征,即严格的逻辑性,理性推理的合理性,精确性等等。对我们这样的文化环境和文化长大的每个中国学生和中国老师,还有理性判断,诘问,质疑和反思等技能。
我认为每个人都不能盲从,不能只接受信息,没有判断和分析,更多是要关注批判性思维方法的过程,把一些具体的方法潜移默化贯穿在专业学习。
以建筑学为例,我们专业是五年制,被人称为工科中的文科,文科中的工科。技术系列课程,包括建筑力学,建筑物理(声、光、热、水、电、暖)等非常多的理工科类课程;还有一类课叫艺术课,要求学生掌握绘画、构图、形态、美等等,这些都要学;我们还要学习建筑历史,中国建筑史,西方建筑史,一直到西方当代建筑史,中国当代建筑史都要研究学习文化,甚至还要学习哲学;所以我们的课程实际上文、工、理兼备。
学生一进入到我们这里,设计课对所有学生都会有一个唯一性、原创性和本能的要求,比如关于这个设计老师会问你为什么和别人不一样?可不可以跟别人不一样?它跟原来的历史有些范例有什么关系?与未来的发展趋势会有什么联系?批判性思维的分析,它基本上与这些东西非常接近。
当我们的学生一进入到这个专业就说明了你是一个设计师,你是一个创造者,你要创造一个世界,让别人在里面生活。你要体会到别人的感情,你要体会到技术的发展,你要让别人从物理、生理、心理上都能感到舒服,你还要让别人产生非常好的群体文化生活。所以这个专业天然地会对所谓批判性思维、融合性判断、立场等等会有要求,它可能会跟一些纯粹理工科专业不大一样,这其实是我们的优势。
1、 坚持基础训练与前沿批判相结合的原则
我们不可能让一个什么都不知道的人一开始就创新,开始有批判性的思维,对原来的事情进行质疑。我们会尝试在每一个课题里面设置一个渐变的过程,先有一些基础训练,有些要教给他,有些要告诉他什么是什么,要告诉他们在专业规范或者发展当中,这个事情大家为什么这么认为,到了后面部分我们希望学生可以告诉我们可不可以不这么做。不这么做的理由是什么?道理是什么?你可以从刚才我们谈到的技术课、文化课、艺术课找到理由吗?你能从选修课找到理由吗?
2、具体的教学评价方式
1)桌面评图
我们还采用多种评图形式来强化研究型理性设计思维,一种是桌面评图。桌面评图是一个老师面对十个学生,一对一地近距离进行点评。
每个学生拿上来方案老师会说你为什么会这么做,理由在哪里,而且这次作业是由这个老师参与,下一次就必须更换老师。有一些设计课我们会请不同观点的人来,让学生在这个实践过程中对两个老师的观点进行批判性的判断。比如有时候会请偏艺术类的老师,有时候会请文化类老师,学生从中体验到被别人质问以及质问老师的过程。因此我们特别强调学生是否能对任务书产生疑问,这一模式基本上贯彻了批判性思维的方法。
2)学生互评
我们专业很有趣,本科生讨论,甚至是一年级学生讨论的课程。空间、建造、材料我们这个专业60、70岁甚至90岁,大家知道贝聿铭先生,他90岁讨论的话题还是这几个。年轻人跟着时代的发展,他带来的新认识是能够启发不一样的。
我们互评过程当中讲的很清楚学生要注意哪几个方面。比如说互评的目的是什么,同一个题目存在的多角度的不同评价,你要产生一种自觉。你不要特别慌,老师跟你意见不同的时候,你要慢慢寻找你自己最好的设计。
3)评价标准
迄今为止贝聿铭先生有两个视角,建筑学发展到现在大概可能有6-8个视角,我们来告诉学生每个视角有哪个代表性的人物,他们如何看待。同学们你能给我发展出来第九个或者第十个吗?或者在6-8个里面你能找到新的不一样吗?这就是基础到提升不太一样的要求。我们专业虽然融合了文、理、工、社科,但是不好意思别给我谈感觉,这是贝聿铭先生那一代,你现在是另外一代人,我们要精确下来。我们开始贯彻一个方法叫做用设计概念控制设计,要求学校要用概念控制设计的过程以及最终的结果,这个概念的提出要经过非常多的严格训练和严格的方法。
在评价过程当中我们会告诉学生,你每一件是大概有几个层面,你评价的时候要用描述、分析、判断、表达,大家注意这些都不是我们乱来的。有我们基于专业的经验,有我们基于对设计行为的经验,也有刚才谈到对批判性思维的几个动作,他的思维模式等于把那些东西化解到我们教学里面。这个设计老师会问你为什么和别人不一样?可不可以跟别人不一样?它跟原来的历史有些范例有什么关系?与未来的发展趋势会有什么联系?批判性思维的分析,它基本上与这些东西非常接近。
3、敢为人先,寻求合作
现在设计这一块大家都有国际合作,既使是国际合作,校内外资源合作,你请谁是要有判断的,能不能真正促进你的培养目标,这个是要清晰的。我们请的时候就有这样的判断,我这里选了批判性的类型外援,这是我们想要贯彻我们批判性思维的策略。我们有一点傲骄,我们觉得什么欧美合作很多都是套路,我们从小都在欧美合作套路当中长大的。我们不要和他们合作,我们和印度合作,它完全可以带来不一样的视角,学生真的学到了很多。我们还有一个叫先锋建筑师制度,我们请来很先锋的老师给我们上课,通过不同的视角,通过不同的人来帮我们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4、对学生的要求
我们专业45岁才刚刚起步,所以学生要在那个炉子里面练好久。批判性照理说应该是百花齐放,参差多样才是世界的真相。我们还是希望我们学生出来是有独立判断,有能力,有宽容心、主观、客观结合,能够有原创性思维的一些学生。虽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做到这些,所以更重要的是学生要成为一个踏实的人,不要说谎,认真对待你的工作,一样也是成功的。
【文字整理】谢艳梅 黄家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