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英语撰写专业学术论文难在哪里

主讲嘉宾:纪小凌  外国语学院

2016-5-24

观点集锦

  • 英语学术论文的三个研究方向

      我觉得一年级的写作训练,对后面的学术论文撰写是有很大帮助的。现在有很多非英语母语者用英文撰写并发表论文,所以也出现了很多相关的研究。我大致看到这么几个研究方向,一个是对学术论文结构的研究,比方说研究不同的学科的论文,它不同的section,第一部分是介绍,第二部分是不是有文献综述,还是说文献综述和引言介绍部分是在一起的,这是一个研究方向。第二个研究方向是有很多研究对非英语母语者和英语母语者在学术论文语言使用上的不同作研究。这基本上都是纯描述性的研究,他们会通过语料库(比方说某某语料库),来搜集中国学生的英语的学术论文,然后比较母语者的学术论文。还有一些是研究探讨非英语母语者在撰写学术论文中的难点在哪里,这个往往是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研究方法。

  • 案例分析

  我介绍一个清华大学做的一个刘梅华2014年发表在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上面的一篇学术论文。这是一个很小的访谈研究,结果看他们结论好像每一部分都有难度:引言Introduction,文献综述、讨论、结论、研究设计和结果,我觉得都在里头了。然后我有做了一个我们自己学生的调查,样本比较小,其实样本不小,关键是我发现我抽样的研究生里头,有大部分是来自同一个学院,所以我挑选部分的数据来汇报。本科生有20个,然后研究生一共是52个。我的总体感觉是交大的学生撰写学术英语论文没有什么太大的困难,至少这是他们问卷调查里的结果。比方说我这个是撰写论文不同的部分,这是跟清华大学的研究一样,我是套用了他们的问卷调查。遇到的难度1表示完全不困难,5表示非常困难。我们这边前面的数据是本科生的,后面是研究生的,我以研究生的为主,按照从高到低排列,所以最高的是3.44,是讨论部分,然后清华的问卷设计是说76.2%的人同意,或者十分同意撰写讨论部分有难度。但是他们倒只有21个学生,我想这个样本说明一下。

  接下来就是研究设计,就是Research design这部分的撰写,清华大学认为有难度的42.9%,然后我们觉得这个难度是3.25,也没到4,也没什么困难;然后是文献综述,清华大学那边90.4%的同学同意这是有难度的内容;接下来就是引言介绍,Introduction,括号里头都是清华大学的结果。所以看了一下,总体感觉交大的学生好像没有觉得有特别大的难度,我的问卷第二部分稍微把题目转换了一下,概括了一下要完成各个部分的能力,要求有什么样的呢?同样包括一些语言的要求,然后我是按照从高到低来排列。

  从研究生这边看的话,用词准确恰当是他们觉得比较有难度的,但还是没有到4,接下去是语法正确,然后是分析数据与支撑论点,就是Discussion部分要做的;然后是概括别人成果和自己的研究,文献综述、句子之间的逻辑连贯性、段落之间的整体结构、段落之间的逻辑连贯性。所以我整体的感觉交大的学生还不错。

  • 提高写作的连贯度和语言的精练程度

  我觉得我针对学生的英文学术论文主要做的是两方面的工作,第一个是提高他的连贯度,第二个是语言的精练程度。这有个例子,这篇文章第一稿给我的时候有11页,最后他投出去的时候是9页,就是删掉部分内容。第二个问题是论文写作的时候,一些关键的内容,我觉得你就要说得很直白,简练。

  • 段落的逻辑性要强

  我自己几次修改论文的感觉,就是一个逻辑条理性,还有语言的简练性,这方面可能需要有蛮大的提高。我整体感觉语言上可能会有一些不足的地方,但是给我的感觉,可能更大的问题是一个段落之间的逻辑结合,因为后面也帮学生改过一些论文。有时候感觉完全少了一个段落,段落和段落之间的跳跃太大。段落的统一性,就是希望每一个段落就是一个主题展开,然后从一个idea展开到另一个idea应该是连贯的,而不是跳跃的;句子和句子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是不是有逻辑连贯性。

  • 语言表达要准确和精练

  我们对低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要求是语言的准确和简练。因为有些学生会认为这个是不是要用一些高级词汇,或者用一些长句子。但是你仔细看一下学术英语写作的教材,或者各位老师其实很容易在网站上查到,美国很多大学都有相关的网站。然后我专门上去看过,有些大学就很明确地告诉你,你如果能用一个词可以说清楚,就不要用太复杂的词,关键是你要把你的意思表达说清楚。这就是我要说的。

  • 多读文献

  我的建议倒是你从读文献开始,我觉得其实最主要的还是一个模仿的过程。因为你讨论的这个题目别人肯定做过的是吧,那人家用什么词组来表述这个。就像这个同学,他本科毕业的时候,其实已经发了四篇论文了,然后我还专门问过他,他说就是模仿,他看很多文献,看文献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与其通过百度翻译来帮你翻译那个idea,或者是哪个专有的术语,人家的论文里头肯定有现成的。所以我觉得这个很重要,第一步就是大量地阅读文献。所以与其让大家去做翻译软件,不如让他多读几一篇论文吧。

  • idea的逻辑

  从学术论文写作的角度来说,我觉得你最关键的还是你的idea的逻辑,就是你的研究的本身质量。然后另外一点我想说一下的,可能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要求,因为我也帮其他学科的老师,有一个化学系的老师,我觉得怎么应该改进一下,怎么都是单句,连着几个单句下来。他说这个没有关系,然后他就给我找了一篇论文看,这个日本学者的论文就这么发表的。所以我想我如果改进一下这个连贯性,至少不会对你论文造成伤害,不是说你因为写了一个first、second、third然后把你毙掉了。然后刚好找到这个问题,好像有个人问,会不会因为语言表达不流畅,不地道对论文录用的影响有多大。我只问过我们语言学界的一个大牛,他是一个主编,他其实就是做这个研究,他研究主要就是第二类这种,比方说母语者可能更多使用委婉语言,非母语者可能情态动词是用得比较多。然后我专门问过他,对比其实是对语言使用的不同作对比。我说你有没有毙掉一两篇论文,完全是因为语言太差,他说没有。如果他对你的idea有兴趣,但他觉得你语言有问题的话,会找你修改一下。

  • 文献综述怎么写

  文献综述怎么写好,不知道这是哪位老师提的问题。我自己的体会是,还是要有一个条理性,最害怕的就是那种张三、李四、王五的研究全部下来了。你先要考虑一下,你这边涉及的几个问题 ,然后每一段展开一个,然后最好就是每一段开头还有一个主题句概括一下。你自己先要对内容做一个梳理,而不是说把所有相关的研究随便排序,给大家呈现。

  • 长短句结合

  我记得不是太清楚,就是在哪里提到过,就是说过长的句子实际上会影响读者对文章的阅读,以及信息的获取,所以当这个句子如果句长超过17个单词的时候你就要考虑一下,是不是可以把它分成两个句子。因此也可以看到,包括刚才你前面讲到的,就是我们写作是为了让读者能够准确地读或者获取信息,长句不一定很好。但是考虑到文章的节奏,你可以长短结合。

  • 清晰的逻辑很重要

  我觉得写一篇文章,主要是逻辑的问题,归纳的问题。其实学习写作,就是一个逻辑能力的培养。你说你这个point为什么要放这几个point其实就是一种逻辑,就比如说你文章综述的话,你为什么要从这个角度,因为可以很多角度。你为什么这么做,总归有你的道理。但是不管怎么做,你一定要让人家感觉这是一个很清晰的逻辑。 

  • 展开论述

  我是觉得这个英文的学习是挺锻炼你的思维逻辑能力的。我有一个学生跟我讲过,他说他高考语文作文很高的分,因为他甚至可以有一段写得特别优美的文字,哪怕前后都没有什么关联,就能拿高分,但是等到学生写英语的时候,他们也喜欢用一些挺花哨的,但是如果跟他说每一点都要展开,他觉得很困难。他告诉我他说某一个手机非常ugly,我说你的ugly体现在哪里,你怎么展开。他说我怎么展开?ugly就是ugly。我说那你说iPhone是漂亮,然后我问你拿我的手机ugly,ugly体现在哪里?是不是没有什么流线型,还是它的界面怎么样,我说你得把它细化讨论出来,不能就给我一个形容词。这点是我们教学的难点,要说明他们很多句子不是写完就可以了,一个形容词需要有更多细节来支撑,来展开。

  • 大量的听和阅读

  我们一直跟学生说提高语感,就是通过大量的输入,通过大量的听和阅读,因为很多都是你从听和阅读里头学的,而不是说你拿一本词语在一个新词学。你就想一下,小孩怎么学语言,主要还是从大量的听和说;如果你要写学术论文的话,必须大量阅读相关的论文,这是我的体会。不一定要强调语言要优美,怎么特别地道,关键是把你的意思表达清楚。

  • 通过阅读获取一些相关的表达

  刚刚有老师提出来让学生去看什么东西,我觉得纪老师刚刚讲了一点,一个比较专业的文献,因为很专业的文献该怎么表达,可以通过阅读获取一些相关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