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嘉宾:王力娟,教学发展中心
2016-3-3
组织管理的过程当中可能会导致员工产生很多压力,譬如像有些单位实行末位淘汰制,这种末位淘汰制给很多员工无形中带来很大压力,容易导致有些员工出现职业倦怠。
有的员工在工作的过程当中经常与人接触,这样的工作也容易导致员工出现职业倦怠。已有的研究发现在所有的职业中教师、医生和警察是职业倦怠当中最严重的三个群体。因为与人交往比较多,所以就要付出大量的情感和情绪在里面,所以很容易让人情绪出现倦怠。
长期的工作压力导致你对这个工作已经失去热情了,除了失去热情之外你感觉这个工作对你来说前途是很渺茫的,没有希望,除此之外你可能还会对工作漠不关心,这叫情绪耗竭状态。
去人性化指的是你在工作的过程当中可能接触大量的人,当你出现这种去人性化状态的时候,你就会对这些和你接触的人失去耐心,甚至对他们表现的非常冷漠。
你感觉工作对你来说,看不到任何意义和价值,没有任何的成就感。当人有这样的一些状态的时候,情绪出现了耗竭或者出现了去人性化,这个时候就会相应的表现出一些心理上的、行为上或者是生理上的一些症状表现。
你会感觉特别的疲劳,你经常会感觉这个疲劳感是如影随形的。实际上这种累的状态就是职业倦怠的表现,除此之外可能你还会有一种浑身都是很紧的感觉,一直想伸懒腰,这也是职业倦怠的一种表现。
有人会经常头疼,甚至有人是偏头疼,常年的。还有是失眠,失眠现象很严重,还有就是肌肉酸痛,我不知道我们在座各位有没有人会有这样的体验,就是你累的时候会感觉后背很疼,实际上后背很疼的症状就是职业倦怠的表现。还有就是胃肠道溃疡类的疾病,指的是当人们有这种压力、紧张的时候会有很多的焦虑和抑郁的情绪,这种焦虑和抑郁的情绪会在你的消化系统,包括口腔、肠壁、胃壁这些地方腐蚀出一个小洞,腐蚀的小洞就是溃疡。
可能我们西医治疗溃疡就说缺少维生素B2,但是你发现真正当你得溃疡吃维生素B2不一定管用,但是这个事件一过这个病就好了,实际上这是情绪原因导致的,所以这就是胃肠道溃疡类疾病也跟职业倦怠有关系。
还有心率失调、血压和胆固醇水平的提高,胆固醇水平的提高不一定是吃出来的,也可能是职业倦怠的表现,这是生理上的症状。
智力和行为症状,就是决策能力会降低。记得我认识一个领导,就是一个变幻无常的人,就是他对你的评价完全取决于他的心情,他今天高兴了你即使做的不太好也会欣赏你,明天不高兴了你做的很好也认为做的不对,所以就会导致他的下属做任何的事情都要三番五次的请示,只等他同意。确实有的时候他同意了过两天又反悔了,出尔反尔就是这样的。所以就导致我在他那里干过一段时间就很郁闷,我不知道一个事情本来我可以做决定但是不敢做决定,因为我做决定之后的结果,不管好结果还是坏结果都是由我承担,所以我就害怕,这个时候你的决策能力就降低,你不敢做决定,因为控制权不在你这里。
还有就是凡事不公、失望、不满、悲观、漠不关心,在行为上就是工作效率会比较低。同样在这里上一上午班,同样人家一上午做很多的事情,而你一上午几乎什么都做不下去,就是因为工作效率低,出现职业倦怠;还有缺勤率高,就想方设法的请假找原因不去上班,因为工作环境给你带来的压力太大,不想上班;还有人会出现过量的吸烟、饮酒、喝咖啡甚至有药物依赖,因为可能会有躯体症状,可能会出现某些疼痛,譬如天天胃疼,就需要天天吃去疼的药物,吃时间久了就成了药物依赖,没有去疼的药物就觉得很疼,这个就是药物依赖,所以每天就寻求醉生梦死的生活。
这个症状可能会出现工作联姻,或者说和工作结婚了,把家庭其他方面都给抛弃了,因为组织给你的压力太大了,在你有限的时间、精力范围之内你完成不了,那么为了完成这个任务你怎么办?你就加班加点的干,而加班加点的干到最后结果就成了工作联姻。我们老师都有这个症状。
还有就是会出现社会退缩,不是主动想退缩,主要是因为他工作太忙了,太累了,所以没有时间和别人交往、交流,别人有一个团体相聚的机会,想找他一起的时候他想这个工作没有完成不能去,所以就拒绝了社会交往,最后出现了社会退缩。
还有就是工作效能低,这个工作效能是指自我效能感,就是他感觉他能够完成这个工作的信心非常少,他觉得很多事情不是我能控制了,因为当组织原因导致压力之后会觉得很多事情不是在他的掌控范围之内,所以他会出现工作效能很低的状况。
其实教师压力很大,从我自己对于学校这种体制的理解,我就觉得考核机制导致目前老师职业倦怠情况是很严重的。因为每一位老师不可能都做到大而全的,因为你可能在理论方面,做理论研究、发文章比较有心得,容易出成绩,那么另外一位老师可能做项目比较好,还有老师纯粹搞教学比较好。如果对每一位老师都在考核的时候,去方方面面都考虑的话,我觉得对老师来说无形当中增加很大的压力,这样长期肯定会导致职业倦怠。
因为我是老师,可能我们觉得在这个行业职业倦怠很严重,因为每天上的课是重复的,我们虽然面对不同面孔,今天上一个课,明天还是,后天也是,一个星期都在重复,一年都在重复,所以这样的话老师不出现职业倦怠才是奇怪的。虽然每一次上课都充满激情地上,但是职业倦怠现象很严重,就是心理上的问题包括生理上的原因,主要是生理上的原因。
对我来说职业倦怠产生压力最大的是职称评定和申请基金,我感觉现在牛人越来越多,而且他们学科背景也比较好,这个对我来说压力是最大的。有时候教学的东西对我来说也是下很大工夫,逃课的学生反映很迷芒,有的时候你本来是抱着一颗准备感动他们的心,结果只感动了一次。这个自己觉得特别沮丧,下来之后就觉得好像投入很大的精力,但是回报不大,就会觉得很郁闷。
一个就是工作人员匹配理论,还有一个就是工作要求与工作资源理论,还有就是资源保存理论,这些理论从不同的视角来解释了人为什么会出现职业倦怠,或者是员工会出现职业倦怠。
工作人员匹配理论从六个方面认为人之所以出现职业倦怠,可能有这样的几个原因。第一就是工作负担过重了,当你的工作负担重到你付出了所有的时间精力,都无法完成这个任务的时候,这个时候你就容易出现职业倦怠,因为你长时间去工作,最后你得不到恢复和休息,所以就会出现职业倦怠。
对环境工作缺乏控制感。这个可能大家都有这种体会,如果对工作环境缺乏控制感,也容易出现职业倦怠。
当你的付出和回报不一致的时候,也会出现职业倦怠,一般来说我们的回报有这两类,得到其中任何一类回报的话,你的职业倦怠程度都会降低,但是如果你的回报都很少的话,你就容易出现职业倦怠。一个就是外部的回报率,譬如工资、利益收入,譬如奖金这些东西,包括我们的项目,你申请上还是没有申请上,这些都是属于外部的利益。但是这些利益如果是能够满足你的工作生活需要,能够完成你的工作要求,这个时候也不会出现职业倦怠,但是你当你不能满足工作生活需要的时候,职业倦怠在这个时候就容易出现了。还有就是内部的一些回报,内部回报就是别人的欣赏,包括领导、上司、同事、学生,或者你的服务对象对你的欣赏,当他们很欣赏你的时候,你也会有这种内部回报,你就会有一种自豪感,而这种自豪感就可以很好的提升你的自我效能感。一旦你自我效能感提升了,那么你的职业倦怠的现象就会被缓解。但是如果你工作了半天,最后没有人欣赏你,没有获得任何的欣赏,甚至领导明明知道你做的很好,但是心情不好就否定了,这个时候就非常的沮丧、郁闷,沮丧郁闷就是自我效能感,就是职业倦怠就变的很严重,而当你的付出和回报不一致的时候,会出现职业倦怠。
第四点就是社区崩塌,这个词我不知道我翻译的对不对,我英语不是很好。它的意思就是你在工作的过程当中,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当你遇到阻碍的时候,你得不到同事的支持,这个同事发现你困难不仅不支持你,反而幸灾乐祸,这个时候就失去了同事支持,出现这种情况就出现了职业倦怠。可能在中国还有另外一种情况更加的严重,就是勾心斗角,在很多的单位这种情况是非常的严重,而这种情况是最容易让人导致职业倦怠的,还有就是工作环境当中如果缺乏公平的话,也会出现职业倦怠的。当环境很公平的时候,让每个个体有一种被尊重的感觉,你的付出完全被认可了,当你被尊重的时候你就会感觉你对未来是有希望的,那么一定是你付出的多,你的回报就多,然后你做的好,那么你将来成就也大,你得到的认可也就更多,所以这个时候你对未来是充满希望的。
除此之外还有工作要求与工作资源理论,这个主要是两个方面来说的,说人为什么会职业倦怠,一般来说人会对你的工作要求和你的工作资源做一个衡量,工作要求就是你有多大的工作负担,然后你为了完成这个工作它给你多长的工作时间,就是多长的时间压力,还有就是你的工作环境能不能满足你这个工作要求,你是不是占有这个职位,是不是有相应的钱支配这个能力。
还有工作资源的衡量,为了完成这个工作要求可能会衡量你的工作资源有哪些,譬如你的工作控制能力,你有多大权力来控制这个工作,如果完全是在别人控制,自己手里没有任何的控制权,那么可能这个工作资源就会变少。还有就是你是不是参与了决策,如果不能参与决策的话,决策权完全在别人的手里也很容易让你出现职业倦怠。
再就是在工作过程当中是否能够收到建设性的意见反馈,还有就是你在工作的过程当中你是不是能够经常获得很好的社会支持,朋友、同事这样的支持。那么两者进行衡量,当你发现你的工作资源不能满足你的工作要求的时候,这个时候会出现什么情况?你就会有很严重的挫败感,你会觉得很难完成这个工作要求,完成不了。还有就是你会出现工作不投入,然后不愿意去,这个工作的动机会很低,所以一到开始上班的时候就不想上班了。还有就是缺乏工作兴趣,你工作过程当中完全是被迫,而不是说我喜爱它才去做它,那么也对组织没有任何忠诚度。
资源保存理论,它认为实际上一个人的职业倦怠的产生可能就是因为个体在应对资源缺乏的过程当中所出现的一种紧张的状态,应对资源缺乏当中所出现紧张状态,所以这个叫做职业倦怠。
他所说的这些资源都包括哪些,主要有这样的几点,一个是实物资源,实际上就是你生活所需,譬如房子、车子、票子,这些东西。当你这些东西非常缺乏的时候,你付出很多你挣的却很少,就像上海的房价这么高,你一个月只有两三千你怎么应对这么高的房价,怎么样生活都成问题,你能不出现职业倦怠?肯定会出现。
还有职务资源,在组织当中你是什么位置,在一个组织当中不同位置所占有的资源是不一样,所以组织当中位置越高占有的资源越多,所以这是职务资源。还有与工作有关的个人资源,譬如成就感、自我效能感。还有就是完成工作所给予的付出时间、金钱这些东西,你会对这些东西做一个衡量。
当衡量了之后可能会发现,它有两个循环,一个是良性循环一个是恶性循环,良性循环的时候你发现你占有的资源非常的充分,你为了完成这个工作你这个资源完全可以帮助你完成这个工作,这个时候就会出现良性循环,你获得资源,获得资源之后你还会争取获得更多资源,为了获得更多资源这个时候就会再投入一些个体发展,与工作有关系工作技能有关的东西,投入之后跟工作有关的工作技能增加,你还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源,然后提高跟工作表现,还会获得更多的资源,这个时候就呈现了良性循环了。
但是如果出现在恶性循环,这个就会出现职业倦怠,出现恶性循环就是资源消失,没有那么多资源,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不能满足个体需要,这个时候就出现压抑的结果,怎么办?然后就出现情绪枯竭,这也是职业倦怠的一种表现之一。
我是化工学院的,我们之前也有文章考核,我考核一直不太好。以前就觉得怎么这个样子,就很不开心,后来因为我们做实验有时候会分出以前没有分出来的东西 ,就比较开心,相当于找一点小幸福。譬如今天上午做实验做出了一个东西,原来分不出来现在给分出来,就自己偷着乐一乐。到考核的时候我肯定还是会难过,能乐的时候先乐一乐,就是这种感觉,上课也是一样,上课以前会很在乎学生的反映。譬如上课PPT不好,现在上课改了一下自己感觉很好,所以就是自己找乐子的感觉
我在教发中心刚成立的时候来这里做新教师培训,以及之后来这里都很开心,心情会好很多,然后有一个学期我就特别的忙,忙的话就没有了。我就说我怎么就觉得那么的累?后来有一次我正好有空到这里来,来一来那感觉会好很多。一个是你自由表达的机会,大家都有这个问题,感觉自己不是孤独的,还是一个群体支持你。还有一个是教学发展中心会给我们一个正反馈,譬如我们是设计什么项目,它可以提供帮助,然后不对的话会给你提出来,那么你也知道往哪里去。
个人角度,在这里一旦强调是我们从个人角度去应对,不是从组织角度。个人角度应对第一是放松,其实这里面你可以深呼吸什么可以做,里面有一个影响,正面和负面。正面很难区分,但是有人会觉得正面是小分支,正面训练更加简单,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实际上就像自己在那一刻让自己的大脑完全跳出自己的工作圈子之外,然后进入放松状态,他的要求就是每天可能十分钟,也可以是一个星期做几次,十到二十分钟这样,其实就是你去观察你的呼吸,呼吸是什么样,当你思维飘远你再回来就是,不是责备就是接受,其实就是取决于自己的状态,让你放松。其实蛮好的。
改变工作方式可以减少工作时间,像我们大学老师比较自由,所以可以来一个老子明天不上班的行为,这对你也有好处。如果有的人说我没有办法不上班,我必须要上班,你可以在工作过程当中增加休息时间,所以去泡茶、喝咖啡,这样就可以增加休息时间,因为有几年发现,实际上并不是工作压力导致的人职业倦怠,而是工作和休息的不平衡才会导致人职业倦怠。所以要防止出现职业倦怠就增加一点休息的时间,这样你工作和休息就平衡了,就不会出现职业倦怠。
刚才老师说,可以降低职业期待,工作期待。原来我五年才能升上职称,原来目标五年升上正高,现在目标放远一点,十年升上正高,这样压力就小了。有的人说十年就被赶走了,那就把这个极限放在赶走前一年升到正高,这样压力也会降低很多,工作期待也会降低。
可以减少角色扮演,因为角色扮演领导给你一个活你给就给,给你一个活你就干不好意思拒绝,这个时候活越来越多,就出现角色冲突。当你工作负荷时,领导再给你任务你可以正当理由拒绝,说现在实在太忙了,找别人。这个时候你就减少了角色扮演了,减少角色扮演你的职业倦怠现象就有所减轻,这是改变工作方式。
我们要提高我们时间管理技巧,有的人出现拖延症,譬如像我们要申请社科基金什么的,那么我们都知道这个社科和社科基金就是年初时,放完寒假就要提交,那么就要上一次结束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准备下一年的申请,所以等到下一年申请来的时候,早就把这个写完了,所以那个时候等到寒假结束或者是寒假期间,就不需要为写本子而着急。所以就把你拖延症给改过来,这样就会避免临时的压力,这个也会减少职业倦怠。
在工作的过程当中你和他人沟通和交流,如果你沟通技巧很高的话,可能几句话让另外人和你合作,但是沟通技巧不好的话,可能把好意让对方领会成敌意,最后到竞争对手,所以要提高沟通技巧。还有要提高问题解决技巧,问题解决技巧说到这里,可能就要强调哲学,当然哲学因为中国在进行政治教育,所以哲学在中国已经被妖魔化了,实际上哲学是很好的学问,哲学讲解决问题要先抓主要矛盾,抓主要矛盾之后要抓矛盾主要方面,然后抓主要方面之后再解决这个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就会很简单。如果总是抓中间的东西,解决起来就会很困难,所以这是命题解决技巧的提高。还有就是增加人际交往技巧,人际交往基础提高了之后,譬如你的真诚,你的幽默等等这样的一些技巧增加的话,你的人际交往能力提高,朋友多了获得社会知识就多了,这个时候当出现职业倦怠的时候你也有宣泄对象,你找他宣泄一下,也可以提供意见和建议,职业倦怠也缓解了。
还有就是利用亲戚、朋友、专家、同事,让他们给你提供支持,如果这个还不行,你可以接受心理咨询,当然在中国可能很多人还很难接受这个现象,觉得我接受心理咨询就是心理有疾病,其实人的心理和生理是一样,总会某一个时段出现不健康状况,所以你出现这种不健康状况,如果你接受心理咨询就会恢复的很快,虽然时间可以治愈一切,但是接受心理咨询一定会获得最快,这个时候也会对你有帮助。
还有就是体育锻炼,因为体育锻炼可以让你的睡眠状况得到改善,然后缓解你的肌肉紧张状况,让你有一个好心情,最后如果和别人一起体育锻炼你还会增加你的社会知识系统,所以这个时候都有利于缓解你的职业倦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