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观点集锦

 

 

  • 学习能力是21世纪最重要的能力之一。

       21世纪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能力?没有什么专业能保证将来不失业的,学什么专业都有可能失业,因为知识的更新速度太快了,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不是你学到了什么东西,而是你能学会什么东西,有一个研究表明你的知识如果三年没有更新的话,你学的知识有一半就没太多用了。再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去企业应聘,什么能力最重要,是以你的专业吗?还是以你毕业的学校吗?都不是,企业招你进来他最看重的能力之一就是你的学习能力。

  • 老师设定题目,提出问题,学生自主组织讨论,解决问题。

      在MIT有一个课程,叫《产品设计与开发》,我每周都会去参加两次,每次有两个小时。这个工作坊是学生之间分组进行讨论的,你也可以加上你的产品,老师基本不管,会有助教来提供一些帮助,这也算是自主学习的一部分。自主学习是与以老师为中心的学习相对的,如果你的学习是你自主的、自动的、自发的去做的学习活动,那就是自主学习;而如果说是老师安排,老师指导下的,老师主导下、领导下的,就不太算是自主学习。

      我在MIT听过一个关于领导力沟通的课,在课上所有的讨论都是在学生自己组织下完成的,老师是一个旁观者,老师整堂课说的话很少,基本上都是学生在做

  • 在MIT,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自主学习。

      在MIT,学习的形式很灵活,吃饭和学习的地方没有一个明显的界限,你看到很多人会拿着笔记本电脑,很多人手里端一杯咖啡,他可以在这里进行很热烈的讨论。我每次去吃饭,都能认识很多朋友,世界各个国家的,他们都很热情,大多数都是商学院的学生,只要你坐在那里,他们就会跟你主动去谈,开始我是不敢去讲,为什么?因为听力不好,特别是很多国家的人讲的英语,我听不懂。但是他们都比较理解,一般都讲的很慢,过了两个月我才慢慢能听懂。所以这是一个很好的地方,每次在那里跟人交流,都能学到很多东西,这也算自主学习吧,这个没有老师安排的。

  • 在MIT和哈佛,每天会有很多报告,可以自主去学习。

      MIT和哈佛的网站上面都有一个单页,有一个下拉菜单,就是今天的报告,从早上一直开到晚上。自己可以去查,当然还有很多海报,像MIT所有的教室的墙面上,每隔十米左右就会有一个很大的海报栏,海报栏里面贴着近期所有的报告,从来都是满满的,从来没有空地方,更新速度很快,你今天去上课走过去看到的海报,到第二天就会换掉,不会超过三天就会换掉,所以你只要想听,就能学到很多。

  • 自主学习是没有年龄限定的。

      我去过波士顿美术馆三次,波士顿美术馆是全美的前三大博物馆。我去的时候是很多人都在画一个模特。我走到门口的时候就遇到一个志愿者,他给我一张很精美的画纸,邀请我也画这个模特,虽然我最后没画,但是我感觉到一种很浓郁的学习氛围。我对这批人很敬佩的,画画的什么人都有,头发斑白的老师、小朋友,什么年龄段的人都有,你会发现大家都很爱学习。

  • 在美国,自主学习的场景随处可见。

      哈佛大学的书店,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建筑,跟教堂差不多的级别,在里面读书很有感觉的。有一个角落全是儿童的图书,地上铺的都是地毯,一般成人的没有地毯,就是地板,就是因为小孩会坐地上看书,这也算是自主学习了,因为没有人要求的,你想看什么都可以。其实在哈佛还是整个美国,我看的所有的大学里面,会看到很多角角落落里面有很多人抱着地方在那里看东西,也算是自主学习。 

  • 终生学习是一个民族强大的根本原因。

      学习是一种习惯,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我的结论就是终生学习是一个民族强大的根本原因,世界上发达国家人的平均年阅读量都在12本书左右,犹太人可以做到64本,我们国家一点几本,基本上读书的数量,跟这个国家的发达程度成正比。

  • 作为老师,要经常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实际上我上课,经常对学生说,你为什么坐在这个课堂里,我教会你最多的不是知识,我教给你的90%以上知识你完全可以自学学会,我教给你的是书上没有的,是我的思想,是我想法,是我的观点,是我跟你讲的一个哪怕故事的逻辑,我是怎么讲的,这才是你要学的东西。我一直是按照这个来贯彻的,当然我去MIT之前也是这样,只是回来贯彻更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