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11
(1)“眼到”-观察
学生的状态、面部表情、交头接耳
(2)“口到” -提问、表扬、鼓励
声调、语气
(3)“脚到” -走近学生
关注后排同学
(4)善用身体语言
表情、手势、姿态、眼神
(1)真诚沟通
提高表达“真诚”的能力
(2)善于捕捉沟通时机
及时发现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
(3)采用多样的沟通途径
面谈、email、作业、电话、网聊、活动
课上有效的师生沟通
在我的课堂上,打瞌睡的人有,但是人不多,一般会有2、3个。如果我每次上课都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会走到他的面前去,问一个我刚刚讲过的问题,让他跟我重述一遍,或者是回答一下,这样他也就睡不着了,其他同学也不会睡觉了。
我看到特别困的,就让他去教师休息室去吹吹空调,好好睡一觉再回来,有的时候没有人走,但是他不得不醒了,就听课了。我觉得有的学生可能就是晚上没有睡好觉,还有一个可能是我们的这个课虽然讲得很好,但是他此时没有兴趣去听,感觉对他没有吸引力。我觉得有时候就是要关心学生,问问他,这样也许他一感动就听课了。
如果睡觉的学生能回答出来我提出的问题,而且非常清楚,我就让他继续睡下去。我个人感觉,学生学会了还是可以睡觉的。像我们《大学物理》有些同学他是参加竞赛的,本身已经学得很好了,而且也已经学过了,如果还是让他们学这个,就没有什么意思,那我就说这些同学上课睡觉也是可以的,在我这门课上睡觉,其他的课程认真听一听。我现在发现,有些学院的学生,课程特别多,学生非常辛苦,每天基本上是要12点以后才可以休息。
当学生上课睡觉时,没有必要把他叫起来回答问题,因为他根本没听,回答的牛头不对马嘴引得大家哄堂大笑,没有什么意思,对他本身也没有意义,因此你就根本不要去理睬他。当然下课的时候可以和他谈谈,这是另外一种方法。考虑到学生的自尊心,最好不要当面讲。
在讲课的过程当中,我就明确和同学说,只要有问题,就可以直接跟我打电话,学生有问题就马上问,我就马上解答,解答了以后,我会说这个同学的问题非常好,其实就是鼓励其他同学随时参与到我的教学过程当中。
我会在讲课的过程当中,故意放一些段子出来,放一些包袱出来,这是一种办法。我在想,唱的比说的好,比如说我看到大家都困了,我就说我来给大家唱一首歌好不好,学生肯定都鼓掌,唱完以后问要不要再来,又鼓掌了,鼓掌了之后我就说下一次再唱吧,肯定这一节课就不会再有人打瞌睡了。
我一般会在期中考完之后,让学生写写对教学的批评、建议、看法,是匿名的,然后就会收回一大堆,我就认真读,读了之后,能找到自己一下子可以改的,有些一下子不能改的,我必须跟同学解释一下,我要改,给我时间。有时候我的电子版的教材做得很好,有一段没有PPT,学生就提了,我就马上把PPT给学生做出来,因为我忽视了;有的建议在PPT上面加一点音乐、视频什么的,也很好。通过这样的手段也能够增加互相了解和信任,而且能够提高自己的教学的水平,我觉得不错。
对现在95后的学生,要注意一下他们的网络语言,因为我们和他们已经有代沟了,当你学了一些网络语言,在讲课的过程当中,插几句这样的网络语言进去,效果会非常好。
师生沟通,不同阶段的学生思想关注点不一样的,首先要了解他们关注的是什么内容。如果是大四的学生可能是关注的就业,你要把你的课堂内容,和就业联系在一起。对于新生,要讲讲交大的历史,因为他刚到学校,要方方面面讲。虽然你讲的东西,在上课的时候根据学生的需求来进行插入一些小插曲,这样效果会好一点,也能增加师生的感情。
要做到有效的师生沟通,我想最主要的就是让学生觉得你是在认真上课、而且上的很好,这样他才会有愿望和你沟通,如果认为你这个老师是比较随意的,或者是为了上课而上课的,那学生就不会想和你去沟通。你课上的怎么样,包括你的PPT,你的讲话,学生很清楚。因为学生会有比较的,哪一个老师上得好,上得好的就很有兴趣,不好的就不愿意听。所以上课的老师一定要想办法把课上好,不是说你认为张牙舞爪的就一定是好,不一定的。刚才后面的同学讲了,你上课的内容都要围绕你的这个课程的,当然你也可以有其他的另类的说八卦的,我也不反对,但这不是主要的,偶尔用用也可以。但是像刚才的那位同学讲的,你这门课程未来、过去和现在的联系,如果是能够讲几个,那么这门课程同学就理解了,就跟上了。
课下的有效师生沟通
课间休息的5分钟、10分钟的时间是很好的沟通方式,我一直这么做,我会在走道里面来回的走,主动问同学你最近的情况怎么样,有什么意见?这样做效果很好,上课的内容、作业、以及学生的情况,各方面都可以得到反馈。
我上课的时候,会在ppt的第一页,打上我的Email,还有电话。我觉得老师也是可以亦师亦友,因为我们的授课群体不仅是大学生,有的时候也是研究生,从我的个人角度,我们把这个知识教给他们,我们是他们的老师,平常的时候,除了这个课内容以外,有什么问题也可以给我发Email和打电话,学生也是有给我打电话的、发Email,讨论一些自己的想法,比如想留学什么的。因此我觉得除了和同学交流上课内容以外,其他的方面能得到学生的信任也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我上课的班级是40来个同学。有一次我有缺了一节课,就要补,结果一上午4节课全是我的课,前面两节还行,比较精神,到了3、4节的时候,好像他们就有点困了,有点不耐烦了,我给他们放一些自己觉得比较好听的歌曲,比较有节奏感的,第3节课的时候,气氛就活跃很多了,我觉得这样也比较新潮。
因为我的学生中女生是比较多的,我的时候会下课让男生出去,女生留下来,我就好像和女生说一点悄悄话,这样的话,就是相当于和同学谈谈心,说点悄悄话,生活上、恋爱上的。这样和学生在心里上距离拉近了,你说什么话,她们也愿意听。
我上课提前半个小时到教室,学生有什么作业,就拿来,挨个排好队,我给他们修改,修改的过程中会互动,有的同学每周有两三次和我这样的沟通机会,时间长了我们之间互相就很信任,很熟悉了。我觉得集中在上课之前的时间,跟同学互动,可以了解他们的想法,挺好。
我是在课后,人比较少的时候和学生交流,我会问问你的实验怎么样,对这门课有什么评价等等。有的时候,如果你愿意做一个聆听者,学生还是会和你交流的,有一些事情他还是会告诉你,昨天晚上最后走的一个学生,我发现他的学号挺怪的,是08开始的,我们今年的都是13年了。还有一个特别奇怪的,就是他身上有香烟的味道,而且很浓的。我就说你是不是抽烟了?他就说是。我是很真诚的和他说,我觉得不用带着批评,学生不用批评他,他也知道抽烟是不好的行为。他跟我讲了为什么是08的,讲了是从哪一个院转到哪一个院碰到什么问题了,然后现在怎么样。他说老师我现在蛮好的,还有5、6门课就可以拿到毕业证书了。我觉得老师应该非常去真诚作为一名聆听者去了解学生所想,不要带着批评的语调去跟他说。每一个学生发生任何的问题,都是有各种各样的原因的。做一个好的聆听者,带一个真诚的心去听,会有比较好的效果的。
我给学生建一个飞信群,或者是微信群,这样学生的问题就可以相互讨论,有时候他们问的一些问题,跟课堂也是有关系的,我来不及回答的时候,另外一个同学已经回答了,这样师生也有沟通,学生之间也有沟通,可以节约一点时间。
刚才有老师说的大班上课的师生沟通,我觉得上大班之前,可以和教务办的老师联系一下,看一下哪些是班干部,有一些重要的东西,不方便在课堂上讲的,可能先跟班干部沟通,然后通过班干部和全体同学去沟通一下,可能效果会好一点。
我是设计学院的,我们的教室和办公室是紧挨着,当我们不上课的时候,学生也没有课的时候,他们做作业遇到什么问题,都会跑到我们办公室去问,我们办公室平时就放十几把椅子在那,有3、4个老师在那的时候,可能有5、6个同学像插花一样的,跑来跑去。所以我们办公室,经常一般不会空的,就是几个年级的同学都会跑过来,这样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互动相对来说会比较好一点。
学生观点:
课上互动,不是老师单纯一味来讲,要有学生和老师的互动,学生有提问老师有回答,这样的模式比较好。课下比如说布置作业,之前有一个老师布置作业是通过邮件,最后作业的跟进情况也是邮件,同学会通过作业和他有一个比较好的互动。之前还上过一个老师的课,在课间的时候,给我们讲一些他的履历,比如说他如何跑马拉松什么的,我们那一个班,那一年是大一,有3、4个同学跟他一起报名了上海马拉松,这个还不错。
老师可以谈谈自己,一个是他过去,他读大学,学这门课的时候有什么样的经验或者是体会。作为学生,不管是想学的还是不想学的,就愿意听老师当时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或者是说他当时学习的时候有什么样的方法。可能有一些哪怕不爱学习的同学,也是想听听老师的八卦。这些都是很吸引学生的一个注意力。而且这个东西,能把现在的课堂内容结合起来,对教学是有帮助的。
我印象特别深,我上过一门课叫做《windows安全原理与技术》,这个老师就会经常在课间或者是课上的是讲一下周边的信息安全方面的时事,比如说斯诺登事件,他会讲这件事情有哪些点是我们这门学科上体现出来的,同学们会觉得这个东西和我们的生活很贴近,不会对这个学科有一个生疏感,这样可以克服一些学习的恐惧。
老师可以谈谈未来的东西,就是我们学了这门课有什么用,老师对这门课未来的发展,比如说学生学了以后,在以后的工作中,可以发挥怎么样的作用。学生知道这些东西对他以后是有帮助的,自然对这门课的注意力就会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