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组织团队合作学习

观点集锦

2013.11.20

  • 团队合作学习是一种主动性学习
  • 有效的团队合作必须具备五个要求
  1. 积极相互依赖
  2. 明确个人责任
  3. 助长性交流
  4. 合适的社交技能
  5. 团队操作检讨
  • 团队合作学习选题很重要

  团队合作学习选题一定是从简单开始,就是让学生有个融合的过程,过程是循序渐进的。

  • 团队学习的前提是团队建设

  团队学习的前提是团队建设,你一要建设好的团队,才有一个好的团队学习。因为这个作为一个课堂学习,不光是小组分组是团队学习,整个的授课过程都是一个团队学习的过程,我就是把我的整个班级作为一个团队,我就是项目经理,他们都是我的跟班。在很多的情况下,学习的过程,都是我给他们提供很多企业的案例,每个人会做一份作业,根据企业的案例,在课堂上分享,在课堂上讨论。

  • 关于团队合作中,对人数的要求

  人数一般是3-5人最好,一般不要多于5个人,或者是少于3个人。有什么好呢?就是便于决策,因为是2:1,或者是3:2,这个是有依据的,你如果是几个人组队出去玩,一般是不要少于3个,不要多于5个人,多于5个人,碰到一个问题,就会很难决策。

  • 团队合作过程就是凝聚人心的过程

  团队建设最重要的就是要建立一个共同的目标。所谓一个团队,为什么称为一个团队,就是一定要让他对你的目标感兴趣的。就像你出去旅游一样,你要找一个目的地,让所有的人有个感兴趣的地方。作为老师,就是要把大家凝聚在一起,凝聚人心在团队里面是最难的,你要时时去做这样的一个事情,可能是开始凝聚了,中间也会散掉也是可能的,团队是随时可以解散的。所以我觉得整个课程的过程就是凝聚人心的过程,我一般都是这么理解。

  • 要把组织团队学习的目的搞清楚

  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我们组织这个团队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是围绕着团队而团队,还是培养学生的能力?首先要把这个目的搞清楚。我的理解肯定是说要培养学生的能力,从这个角度理解的话,学生的团队学习和企业的不一样,因为我们不是更注重结果,结果不是主要的,我们主要是注重过程。

  我有一门课,我先把任务给布置下去,大家有问题可以交流,最后给结果。我当时是这么理解的,我的目的就是要有这种形式,在这个团队里面,能够同人交流沟通,能够查资料,这些方面有一点进步我认为就可以了,至于说最后的结果怎么样,那就不是很重要。

  • 在团队合作之前,要跟同学讲清楚意义

  我们的这个团队,还有我做这个项目的意义,我在开始的时候就要讲清楚,我为什么让你们几个人来做这个项目,我一直强调的,你们在这里面,不光是要学习死的知识,更重要的就是学习这个能力,因为死知识图书馆都有,你随便翻一翻都可以翻出来。但是你真正办事的方法,碰到问题的时候你有什么方法,这个是要注意的。

  • 团队学习小组的组建,最好的方式就是自由组合

  团队学习,尽量不要指定几个人一组,小组最好的方式就是自由组合,让有能力的人来做组长,让他自己招募队员,我一般都是这样的原则,就是用一个人来凝聚其他的人。因为最后你会发现,这个小组做得好不好,最关键的就是这个小组有没有凝聚力。如果一个小组的成员选择不好的话,很难有凝聚力,基本上是谁都做不到的。所以我在团队建设里面最重要的一个就是选取你的队员。但是对于老师来讲,就是你要选组长,你要选一个组长,让组长选对人。

  • 学生观点:在团队合作学习中,分组应该按照课题的大小来定

  针对每个老师给出不一样的课题,这个小组的人数大概给定多少?我觉得既然是要团队学习,就是要提高每个人的参与度,每个小组不要太多的人,否则可能有一些人就没有事情可干,滥竽充数了。还有就是针对课题的量,如果是比较小量,2、3个人就可以完成了,还有就是课题比较大的,那就可以4、5个人。

  • 学生观点:在团队合作学习中,老师可以指定分组

  是老师制订人分组的,还是大家自由组合?自由组合可能都是很多认识的人,比较熟悉的人在一起,这样的结果就是,有些人成绩比较好的,比较能干的,有些人就会想去滥竽充数,这样的话就不太好。因此,可以指定分组,这样很多不认识的人在一起,增加彼此的交流,每个人都会去展现自己比较好的一面,会主动去参与、了解,主动承担一些部自己比较擅长的方面。

  • 学生观点:老师随机抽查是提高参与度的一个办法

  我想举一下我之前一个团队学习的例子,是通识课大学化学,我们每个小组需要去做一个PPT,老师要求做PPT的时候大家可以分工,从几个方面大家去准备材料,由组长来统筹划分。最后大家要做演讲的时候,老师会随机抽查小组的人数,随机点一个人去讲某一个部分,这个部分不一定是你之前去做的PPT的材料。这样你就会去了解这个PPT里面的所有内容,更好去了解,才能把它做得很好,我觉得这个是提高参与度的很好的方法。

  • 学生观点:希望有一个中期、末期的检测

  中期的时候,关于那些有偏差的地方可以得到及时的了解,这也是一种督促和进步的方法。末期的时候,给我们留出一点时间,万一我们哪里做得不太好的地方,或者是要有修改的地方,我们有足够的时间需修改、修整得更好。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是遇到一些问题,希望老师可以及时给予指导和建议。

  • 学生观点:团队合作学习中,老师给的反馈越早越好

  我曾经上过一门课,这个老师有一个很好的评定方法,就是他在学期末的时候,就是会给你们一份问卷,这份问卷就是问你们每个同学在这个团队里面都干了一些什么?给自己评定一个分数。每个同学想要获得高分,尽量会多去做一些事情,并且会把这个东西做好。但是,我个人认为,有一点需要改进,就是这个问卷应该是在学期中的时候给下来,因为在学期末的时候,大家做的东西已经定型了。如果是能在学期中,老师给学生们分配项目时,给同学们提一些建议,在后半期的话是可以完全调整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