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期:让学生鲜活起来

 

简介:

  教学发展中心近期举办了“教学传统的继承与创新”研讨会,会上浙江大学本科生院常务副院长陆国栋教授作了主题报告,并受到了参会教师的高度评价。此文凝练了陆国栋教授对大学教学的一些基本观点。

精彩语录:

  • 以产生问题为驱动,就定下了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基调,学生就有可能“活”起来。
  • 我们不仅要传授知识,更应该关注知识背后的东西、关注发现知识的过程。
  • 把课讲清楚是不够的,讲不清楚那是不对的。

正文:

 

让学生鲜活起来

陆国栋

(工程图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秘书长,浙江大学教授)

1.“学生”与“考生”的区别

  中国大学面对的学生与国外大学有很大不同,我们不能完全照抄照搬国外的做法,否则我们的学生不适应,我们的老师不习惯,结果或许并不理想。

  国内教育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而不是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例题、习题到考题,都是常态结构问题,问题的构成是有规可循的,是可以找到答案的。即使答案不是惟一,也有对错之分。而往往我们需要面对的是非常态结构问题,问题的构成是无规可循的,有无答案是不确定的。答案可能有多种,也可能没有对错之分

  国内的教育强调“传道、授业、解惑”,有没有做到?主要是传授了知识,授业、解惑好像做得不够。做到传道、授业、解惑就够了吗?不够,大人为孩子发现问题,然后交给孩子去解决,所有的问题都是已知世界的问题。教育孩子解答已知世界的问题,只是解题能力,即解决已知世界问题的能力。老师给的问题再高深、再玄妙,也比不上学生自由地启疑更有意义。

  “考生”和“学生”有什么区别?应试教育培养的是考生,是把有疑问的考生教得没有疑问了。素质教育培养的是学生,是把没有疑问的学生教得有疑问,并围绕产生的新问题展开学习、思考、探索。

  爱因斯坦说过,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不过是数学或实验的技巧罢了。具备了会学的能力,产生的问题越多,越能激发学生产生探索问题的主观能动性,越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发现问题在前,解决问题在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再发现问题,如此循环往复。以产生问题为驱动,就定下了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基调,学生就有可能“活”起来。

2. 学生教育过程简析

  基于此,我发现中国大学教育三个基本问题:纵向维度——中国大学与中学区别不大;自我维度——大学之间的教学模式区别太小;横向维度——中国大学与国外差别太大。

  反思我们从高中、本科到硕士、博士乃至博士后的教育阶段,可以看到:高中主要是在做课堂学习,加上一点点学科竞赛,那也是为了免试上大学。到了本科,包括硕士、博士,一定要强调研究、应用,想办法把输入型的学习转换为输出型的应用,把被动学习、消极学习、应付性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积极学习和创造性学习。参加学科竞赛和科研训练可能是比较有效的途径。有一个现象是,大学有一些学生通宵玩游戏,但确实有一部分学生通宵投入到学科竞赛中。

  中国小学界流行的口号: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极端错误,导致把高中压力压到初中,初中压到小学,小学压到幼儿园,幼儿园再到胎教。但是,你如果胎教产生 10000 个神童,这 10000 个神童照样要通过考试,从 1 排到 10000。国外的情况是,小学学一点,中学多学一点,大学认真学。我国的情况是,小学已经很努力了,中学更苦,高中最苦。老师和家长常告诉学生的是,到了大学就可以轻松了。如果到了大学真的轻松了,那我们的未来在哪里?号称最优秀的几千万人在优美的校园里好好地玩吗?

  或许可以说,我们的教育是“乱”在起跑线上,基础教育把人的思维禁锢了、灵性泯灭了、兴趣摧毁了,到了大学再活过来就很难了。但我们还是必须做这个工作,因为很多人把考上大学作为人生的目标和理想,理想、目标都实现了,好像无事可做了。

3. 若干教育模式简析

  我把世界上的教育模式分为三种模式。第一种是欧美模式,叫兴趣驱动,小孩要去学什么,家长都会很高兴,并且小孩不断在自我寻找兴趣点。尤其是学生过了 18 周岁,成为公民,自主独立,家长不再干涉。第二种是日韩模式,叫做压力驱动。社会竞争压力传递到学生头上,学生在压力下成长也是好的。我们呢,压力更大、竞争更激烈,但好像只有学业那部分的压力传递到学生那儿,其余的压力和竞争好像是由家长承担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同步承担,所以称之为功利驱动。尤其是父母对子女的管束、约束太多,把学生当成是他们未完成事业的继续,当成是他们的私有财产。我们的子女首先是社会人,其次才是家长的子女。

  现实教育中存在“面子”的问题。我们的教育好像从来就是挫折教育、失败教育。从初中到高中,有一半的学生到职高去了,好像这一半的学生就失败了;到了普通高中不是重点高中,好像又是失败。到了重点高中,在杭州要进前八所,到了前八所又希望进前三所。所以,永远是不成功。这就是教育的问题,不肯定、不鼓励、不激励,总是给你挫折的、失败的信息。一些浙江大学的学生跟我说,高考我没考好,考好了就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了。在他们看来,到了浙江大学仍然是失败的。这让人无奈。

  我们的 GDP 从关注总量到关注民生,关注人均 GDP。体育从举国金牌到关注全民健康。我想,如果我们的教育从举国分数的体制走向关注学生成长、关注大家的成长,教育其实就大大成功了。

4. 关于大学教学改革

(1)教学改革基本关系

  教与学是第一对基本关系。教师要有精力、有办法、有热情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从而推动学生“活过来”;学生自身要主动积极地学习,拥有活跃的思维,要想“活过来”。这样的话,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了。但可怕的是,高中考进来的“考生”,学了四年,“死”着出去了;或者稍好些,“半死不活”毕业了。为什么不应该是“鲜活着”毕业呢?  

  第二,统一性与多样性是培养模式改革上的基本关系,涉及到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关系、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关系。通识课程启发思维,打开思路;基于中国实际,专业教育不可或缺。

  第三,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是教学方法改革上的基本关系。我们不仅要传授知识,更应该关注知识背后的东西、关注发现知识的过程。少讲一个知识点,没什么大不了;少讲若干知识点,地球不会停下来。我们需要的是知识、素质、能力的综合培养,需要让学生学会方法、感受过程、激发兴趣。 高等教育有三大任务。我觉得人才培养像农业,科学研究就像工业,社会服务就像商业。人才培养真的像农业,大学四年只是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一个基础。学生就像一个种子,需要土壤、水分、阳光、空气,至于未来长成什么样,完全取决于未来的发展。

(2)大学课堂若干模式

  教学有三种境界:一是读课,照本宣科,读 PPT。这时,PPT 或许就是“骗骗他”的简称。上课不能仅局限于教材上的内容。二是讲课。我想,把课讲清楚是不够的,讲不清楚那是不对的。讲清楚只是低层次的高水平,讲不清楚是低层次的低水平。讲课要有互动,要能引发学生思考,才能使学生真正有收获。三是说课。面向教师,用10 分钟时间,能把 45 分钟的课如何讲的问题说清楚。

  要用“好教材”,更重要的是要用好“教材”、用活教材。所谓“药材好,药才好”。好教材不仅仅是干巴巴的知识点,而是体现了编者的教学思想、教学经验。  

(3)大学课堂改革

  大学课堂要引导学生思考、分析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更重要的是发现问题。老师在课堂上少讲一点,让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少学一个知识点没关系,引导学生思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才是重要的。

  为了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考试办法需要改革。例如,可以让学生自己出题、设计试卷,做出答案,然后写下出题目和做题目的体会,即自主命题、自我测试、自行评价,这叫“三自”模式。再如,期中测验中前 20%可以申请不参加期末考试;将作业与考试关联起来,等等。

5. 结束语

  从 2010 年开始,浙江大学推出了通识核心课程,大班上课、小班研讨、课外大量作业和阅读原典,学生反映收获很大。我们正准备推出专业核心课和大类核心课,这些课要让学生大量投入、刻骨铭心。显然,没有投入就没有回报,投入越多回报越多。

  我们预期的教学改革将实现三个转变: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以课堂为主向课内外结合转变;以结果评价为主向以结果和过程评价结合转变。以期逐步解决老师满堂灌的问题,解决过分重视课堂的问题,解决过分重分数的问题,从而让大学课堂与中学有质的不同,让我们的“考生”变为“学生”,让我们的学生鲜活起来! 

 

 

文章来源:http://ugrs.zju.edu.cn/attachments/2013-02/01-1361864524-840206.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