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创新工科培养模式:设教学发展中心,请用人单位育人
里应外合,从“教学困境”中突围
“重科研、轻教学”,这是国内大学不容否认的一种现状。同时,在教学中,尤其是工科教学中,由于教师工程实践能力不足,也导致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欠缺。如何从这种“教学困境”中突围?
上海交通大学昨天率先尝试突破,策略是“里应外合”——引世界名校经验和资源,专设机构强化校内师资培训和教学评估;引不同行业大型名企,让企业和工程师成为培养学生的分校和导师。其中,学校直属教学中心和“预招聘、预定制、预储备”机制均为国内独创。
“里应”:学名校建教学中心
绝大多数高校不是师范类高校,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只培养学生、不培养教师。上海交大党委书记马德秀教授直言,长期以来,在各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中,比较注重提高专业学术水平,而忽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对两方面的研究工作也是前重后轻。事实上,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高教学质量”已被列为核心任务之一。
教师本质是“教”,大学之本是育人。目前,世界一流大学几乎全部设立了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专业机构。在美国大学和学院中,大约有1000个教学中心,包括所有顶尖研究型大学,如“常春藤联盟”各校,都建有用于促进教学的专业化机构。与上海交大多年保持深入合作的美国密西根大学,早在1962年就建立了自己的教学中心(CRLT),这也是美国高校首个教学中心。建立之后的50年间,该中心对提升大学教学水平起到显著作用,被美国其它学校视为样板。
据了解,密西根大学将帮助上海交大教学发展中心建立科学合理的培训体系,并协助中心进行富有实效的教学研究和评估。昨天,全国教学名师、上海交大生命学院原常务副院长林志新被聘为教学中心主任。他将带领这一学校直属机构,形成以校内外教师名师为核心的专家组,对全校四类教员近3000人进行必选和可选培训,包括新入职教师、在职教师、教学管理人员,以及硕士、博士助教。
同时,中心还担负教育教学研究之责,但不以发表论文为目的。上海交大副校长黄震教授表示,校方希望这个新中心能起到美国、港台等地高校同类机构的重要作用。市教委相关负责人则希望中心争取成为在国内外有影响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研究与培训机构。
“外合”:找企业导师带学生
文理基础学科中,教学型名师不少;而工科应用学科中,却亟需“工程型名师”。教育部高教司有关负责人坦言,目前我国工科教师自身的工程实践背景不足,尚难适应工程人才培养之需。甚至国内不少工科博士毕业后就直接留校,教育背景只是“从学校到学校”。反观国外,尤其在德国等一些工程强国,只有具备5年以上的企业工程经理资历者,才能进入高校成为工科师资。
要破解这种校内教学之困,不如“走出去,找老师”。昨天,40多家企业与上海交大“谈生意”,其中约20家企业表示愿意加入一项特别行动计划。经选择,上海交大与首批5家企业签约,在上海电气、上海通用、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航天八院)、新奥能源、中航商用飞机发动机有限公司分别设立 “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基地)”,双方共同实施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探索校企联合培养工程人才新模式”项目。
可以说,这5个基地就是交大优秀工科生的“分校”,它们从用人单位变身为育人单位。首批参与计划的大二学生共200名,从六大工科专业1500人中选报而出,都为6年制的本硕连读学生。他们从大三到大四,在企业中学习实践的时间累计不少于1年;从研一到研二毕业,必须有1年以上时间由企业培养。而且,学生的本科毕业论文和硕士学位论文课题也要紧密结合企业实际。
学校把学生交给企业,企业则为学生配上高水平工程师当导师,与校内教授实行联合指导。今夏,签约企业将与学生双向互选,签订“预招聘、预定制、预储备”协议,向学生开放一线工程环境,带学生介入产品研发项目。上海交大教务处副处长郑益慧介绍,一般学生毕业后需要5年以上的磨合期,才能真正成为一名合格工程师,现在凭借这种工程教学新机制,人才培养周期将被大大缩短。这也是上海交大承担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创新之举。
原文:http://newspaper.jfdaily.com/jfrb/html/2011-04/23/content_5564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