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内容多学时少的矛盾

观点集锦

2013-06-28

内容集锦

主题报告人:医学院 霍清萍 老师

 

  • 针对内容多学时少的矛盾要做的几件事:

一、重新审视在医学院校开设中医学课程的意义和目标。我们认为,是要弘扬祖国医学,掌握中医学辩证之制和整体关联之间的精华,培养整体观念和辩证思想。

二、老师要转变教学理念,确定教学目标,以学生为主体,紧盯教学目标。

三、老师间要统一思想,重新组织编写能够展现表达鉴赏中医学基本理论的体系和核心思想,同时要提供配套的视,读,听,多种形式的学习补充内容,方便自学和有兴趣的同学学习。

四、教学内容的调整。侧重系列的讲述中医学基础理论的整体框架和核心思想的精髓,弱化临床专科技能的培养,但不是不讲,而是和技术理论、临床各科有机结合,比如说理论联系临床,生理联系病理,乃至诊断,治疗,内容都有所涉及,但又有侧重,逐步实现我们制订的目标。

五、教师的分工及考核。首先制订制度,集体备课,每个学期的开始和结束,教研室都有集体会议,来分配讨论本学期教学里面的内容和重点内容,我们把重点拿出来以后,就开始底下讨论讲法,我们教研室的老师轮流试讲;第二就是课程中不同的章节老师之间不是固定的。我要求所有的老师大家都能胜任,每一个章节大家是轮流进行的,所以我们的课件是共享的。第三就是在每个学期结束的时候,教学办和学生会给老师反馈和评价,同时我们也尝试在老师的课前和老师的课后给学生发问卷调查,目的是了解学生上完这个课以后,所能学到的东西以及老师给学生讲课的技巧,态度以及老师的水平,以便于评估教学能力和教学技巧。

六、我们的教学大纲是统一的,最后考试也是统一的卷子。所以我们考试的范围依然是医学的教学大纲,但在里面做了一点调整,就是把基础理论的比重加大,把临床的技能缩小,我们考试同样,一句话,教学的改革我们在努力尝试,但我们是把“规定动作”和“自由动作”相结合。

  • 将中医学学术模式与文化模式相结合

中医学有着极为丰厚的人文底蕴。其发生、发展与哲学、天文、历史、文学等人文学科密不可分。将中医学的文化模式与中医学的学术模式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文化载体进行讲解;运用历史、哲学观点剖析中医学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认同感;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艺术和比喻取象思维,进行讲述抽象、枯燥的基础理论与诊疗方法;将在授课中获益无穷。所以,应该设法提高加强教师讲课技能培养和训练,提高授课技巧。

例如,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同学们已接受全盘形象思维训练,且已了解了诸多先进科学理念和技术手段,突然间让同学完全接纳古老传统的中医学理论,不单两种医学体系和认知方式不同,的确思维跳跃的幅度也太大。如何让同学们在极短而又有限的课堂教学中顺利接受并理解、认同中医学理论及其认知方式,需要教师在授课技巧上狠下一番力气。 我们尝试将中医学基础理论的讲授与古代历史、哲学、文化、地理环境和社会发展等因素紧密有机的联合起来,通过剖析中医学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帮助同学们了解古代哲学、农耕文化对中医学理论的形成及其理论体系的构建所产生的影响;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认同感。同时也分析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能够数千年经久延续,在一定程度上也与特定的地理条件和环境不无相关有关。恶劣的自然条件,有限的交通手段,匮乏的传媒工具,广阔的内陆腹地,在很大程度上既保证了中医学理论的发展和传播,也防止其不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渗透和异化。从而使得的中医学虽属自然学科,却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横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领域;其理论体系方才历经数千年而得以完整流传下来。如此讲授,课堂效果大不一样,颇受同学们欢迎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