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08
诚信不是教的,我认为诚信是自上而下做出来看的,教不了的。所以诚信一定是我看到我的领导他很讲诚信,那么我就会很努力去做。这个诚信的例子我曾经有,我在快40来年中还没有意识到,有一个问题在我们校园里可能现在还在,就是每个学生宿舍门口有一块牌子,大概每个星期,还是每两个星期,会跟学生说一声明天要卫生检查,请大家打扫卫生。我说这块牌子我看了40年,我都没有思考过,但是某一天我突然思考的时候我发现这块牌子在教我们什么,就在教我们撒谎。所以我们已经被骗的麻木了,都不知道我们身在骗中,我们怎么教孩子们去呢。所以诚信是从一级一级传下来的,教育领域更应该是从上到下的,这是一个行为的示范,这不是教出来的。
中国人的这种作弊是不是特别严重,交大的作弊是不是比其他学校严重?我不这么认为。其实作弊这个事情不是现在才有,也不是只有中国才有。现在中国的名牌大学其实压力都挺大,学生进取心比较强,他觉得作弊有损他的尊严。那么比较差的学校他们考试比较容易,没有必要作弊,当然这个学校的学生他读书也不大用功,所以这两个方面其实是有平衡的,没有任何的统计数据现象表明交大的学生比其他学校的学生作弊更多。
实际上学校里面作弊的学生和不作弊的学生是不一样的,他有什么区别呢?作弊的学生比不作弊的学生更活泼、更强势,喜欢指手划脚,胆子也比较大,在大众场合不会怯场,但规则意识差一点,自律性程度比较低。偏规矩一点的学生,胆子小一点的学生一般我们老师是不轻易抓作弊的,我们都会提示他一下,那他就退回去了,也就不作弊了。但有一些学生他就很嚣张,胆子很大,这样的学生就容易作弊。但心理学有研究说偏外向的人他读书本来就读得差一点。那应该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制度呢?因为这个人偏外向他读书本来就要差一点,所以你要用同样的标杆来要求这个偏外向的人对他们难免有一点不公平,所以在制度安排的时候你一定要给考试不及格的学生提供补考的机会,让他可以得到公平对待,我允许你考第二次,我也承认这个跟第一次考试得分是一样的效果,所以才有这种考试制度的设立。
但是学校也会遇到这种情况,学院有一些人是作了弊的,就报上学校来了,但有一些人他不往上报,这样的学生之间也是有差异。其实好多作弊的学生被抓了,第二年他的成绩会有一个明显的提升。那些作了弊又没被抓,或抓了没往上报的,他第二年还是没有明显的变化,这样就能看出设立考试制度,惩罚作弊学生的意义所在。当然事先要把这个规则给他讲清楚,两次作弊就把他开掉了,这是合理的。
有一个大学教师跟我说我们要让孩子们有想象力,要让他们有创造力,我说是,我说我们的老师现在没有想象力,也没有创造力,怎么教范,他们对诚信没有概念,怎么教。所以现在我们在小学阶段的老师现在诚实、质量都比较弱,所以很多坏习惯都是从小带上来的,真的不是到了大学才养成的,是从小带上来的坏习惯,这是很严重的问题,我在很多场合都呼吁过,真的这个问题要关注的,而且现在是越来越严重,严重到什么程度?严重到我们小学毕业的时候很多孩子的成绩,甚至老师是建议家长修改,我见多了,家长不修改心里觉得内疚,然后到中考、到高考,甚至我在大学上了那么多年课,我上了16年课,只要我给学生不及格,我后面的日子都很难过,因为有很多很多的部门领导会来找你打招呼,你是改,还是不改?因为这个问题在美国的大学里面是很简单的,没有打招呼这一说的,教师们也不会让你打招呼的,不及格就不及格,如果是你作弊以后不及格,那个不及格上面还有一个X,有了这个X成绩的学生他说商学院首先去掉,不让你进去的,因为认为你的人格有问题。
我在小学待了四年,我发现小学恰恰是教我们抄袭的,我们小学语文课就教孩子们抄,而且从来不告诉孩子们你要表明你抄的这个东西是从哪里来的。所以是我们小学、初中、高中这个教育没有训练孩子们、学生们去很清楚地区分我写的东西,这是我的思想,和我现在写的东西是引用别人的东西,所以这个根源是非常悠久的,就是我们从小学没有这样的意识,我们抄了别人都不知道我在抄别人的。我认为在实际抄袭当中,有一个更深层次价值观的问题就是缺乏诚信,为什么我们会没有诚信呢?因为我们有一门课一直教孩子们撒谎,就是小学语文课的作文,我们都是这样被教出来的,都不能说真话,既不能说真话,也不能表达感情,所以我们十二年就学会了撒谎,而且撒谎撒的脸都不会红,心都不会跳,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么长大的。所以你背一个范文,写一个范文都不用标注我从哪里来的,这就是一个大的问题,他到了大学已经成习惯了,就像你有很多问题,到了大学再来教他走路不要吐痰,要看红绿灯,我认为我们真实教育都已经颠倒过来了,这本来是小的时候教育的,这不该大学教育这些东西的,所以这是一个很重大的问题。
我们对学生,我觉得越信任他,他就越值得信任。因为小孩子生下来他还是纯的,然后你相信他,他就值得你相信。所以我觉得考试的时候你有义务跟同学说一下,一旦你发现了什么,那你的眼神就会让他非常难堪,他知道老师瞧不起他,他这时候一般也不会再做这样的事情了。所以我觉得对学生要从信任的态度开始,相信学生不会做这样的事情。我从来不担心我的学生会做这样的事情,当然他们也不会这样做。但是我觉得我们老师能做的事情开始还是要对学生持以欣赏和信任的态度,然后你以这为起点他会觉得老师信任我,会不大允许去抄袭。但是有一点,发现了他们作弊我不说,我只要瞧不起的这个表情露出来,他就会非常非常不好意思。
我觉得中国的教育当中我们师生之间缺的就是信任。因为我们不相信学生,所以学生也很难信任我们老师。而为什么老师不太愿意相信学生?因为很多老师对自己的信任度不高,因为我要信任别人的前提就是建立在我要相信我自己,我有充分的信心信任我自己,当我对自己没有那么好的信任的时候,我也很难去信任他人。所以这个信任的缺失现在真的是一个非常非常大的问题,我再分享一个例子。那是我儿子遇到一个信任的例子,就是他要提前考试,校长很简单跟他谈了一次话说考试很好,你一个人去,但是出来的时候承诺不说题目,然后就一个人考试,考完了就出来,然后其他同学就进去了,有同学就问他,刚才考了什么,他说我做过承诺的,你不要再问我,我觉得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被信任,当他被信任了以后,他也会以这样的做法再去继续信任和被信任。如果我们一上来就是不相信他,我们把他当贼一样的话,那么他永远是处于这种不被信任的状态,那样的话关系会越来越僵。
我们《学生手册》大家看到其实写的很完善的,每一点写的很清清楚楚,但是真正做到的并没有多少,有些同学是出现了舞弊行为被抓出来了,也可能他也受到了学校管理条例的处罚,但是你知道吗,你不知道哪个学生受到处罚,包括我们自己的学生。有些学生他受到处罚以后,我知道他肯定要受处罚,但是目前为止几年过去了,我都不知道,没有任何人通知我,我还是主管教学,没有人通知我他到底是受的了什么处罚,那这样的话对于他同学来说,也不知道他那次受了什么处罚,整个系的学生,整个学院的学生并不知道他因为作弊受到了什么惩罚,老师也不知道,这样的话大家都觉得没有什么压力。为什么国外有这个压力呢?因为一旦受到惩罚,他可能是一系列的所有的事情一打开来大家都知道他有作弊行为,可能他以后就很难混了。我作为一个老师,我觉得不可能改变整个学校,或者整个体制的。但是对于学生作弊我会在开始的时候给他讲的很严格,就是直接告诉他后果是什么,第一节课我就要讲清楚,考试刚刚开始我也讲清楚,所以后面会相对好一些。
对学生进行考试,就是培养学生要活学,我先是这样做的,但是我不知道效果怎么样,考试时,同学们可以自选题,但是大概内容我定了,题目我不定,我说你们自定,这样的话他们自己动脑筋,因为每个人写的文章不一样,你要根据自己的内容先把提纲写出来,再反复推敲题目,精炼出你的好的题目来,我是这样跟他们说。事实上我要看看他们会不会把概念和应用结合起来,我希望他们能够真正学到东西,我说上课就是学到东西,不是随随便便让你们死学东西,我是这么想的。
案例一
我儿子在美国读大学。他大二的时候,有一次考试是数学。他的数学比较烂,他之前的数学都考三四十分,因为他是学文科的。然后到考试的时候他特别特别想作弊,怎么作弊呢?他很想找同学替他考试,因为他的那个成绩实在很难过,结果他想了一晚上后来跟我说,妈妈我还是觉得自己去考,他说我前面积累的一世英明,因为他从来不作弊的,我不想毁在这次考试上。他挣扎了一个晚上,想到底作弊还是不作弊,最后还是没作弊,自己去考试的。因为说句实话,在那儿读书大家都是以信任为主的,老师首先是相信你不会作弊,其实他要作弊也不会被抓住,也发现不了,因为有将近两百个人的考场,但是我觉得当时有这个决定的时候我是特别特别高兴,因为这是我们前面十几年,就快二十年教育的收获,就是因为我一直崇尚是要真实的成绩。
案例二
我们上的一门课叫做《人与环境》,这是一门通试课,每一位同学必须在上课期间完成一部跟环境有关的绿色经典的读物,完了之后我们要求写1500字的读后心得报告。之前上的时候我没有说是考查他们,但读到很多报告的时候非常感动,感觉读他们的报告是一种享受,然后我给的成绩也都很高,我甚至在一次教务处会议上,把之前我们学生的读书报告打印了几份,拿着去看,我觉得我这些学生写的读书报告真的非常好。等我有一次读到我的一个学生写的读书报告跟我上一次读过的写的一模一样时,我就退回去让他重写,这个同学竟然说他是发错了,他是把上一次写的文章拿过来参考,但是参考为什么他的名字学号都换了呢,这显然是作弊。但是对待这样一个学生的时候我们怎么解决呢,我似乎找不到更好的解决方法,我就是只能让他重新写,而且一定盯住他这个事,你必须自己写,有一段话如果是那个内容的话,我都可以扣分。